課程概述

《校園之秋-植物色票》課程活動以色彩構面為主,引導學生觀察校園內的植物色彩調性,跨域結合生物學科知識了解成因,並透過實作萃取顏色,製作校園專屬的秋季植物色票。
校園內植物花卉生機盎然,同學若走近觀察就會發現不同種類的花葉顏色差異甚大,破除對於「紅花綠葉」的既定印象,即使同種植物的花葉也會因為土壤條件、光照與生長期的不同,導致每一片葉子中有不同比例的葉綠素、花青素、類胡蘿蔔素,使顯示的顏色皆有細微差異。課程將分組進行,各自依指定色調區間採集掉落花草,清洗處理後,研磨萃取植物汁液,在紙卡上平塗紙與記錄文字說明,共同製成學校專屬的秋季植物色票。

美感預期成果

  1. 色彩調性:覺察生活中的色彩呈現多樣調性,了解色彩如何成調以及給予人的心理感受。
  2. 色素萃取:藉由萃取植物色素的實作過程,理解影響植物成色各異的因素,以及植物色彩與其萃取色素的顯色差異。
  3. 色票的意義:透過實作色票製程與編碼方式,了解色票的意義與如何閱讀索引。
  4. 對美感有感:藉由建構系統性的校園色票歷程,感受校園環境色彩的美感,對維護環境產生責任感。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過程中,幸好有進行跨域合作與數位化作品的兩項教學調整:

  1. 在撰寫色彩意象時,國文老師引導七年級學生撰寫色彩意象時,更精準到位,能觸及的聯想層面也更加全面,不然在美術課堂上能做的其實有限,作品數量多,或許也僅止於批改錯字而已。
  2. 學生作品數量多,實體保存困難,還須考量作品日後因氧化而失色,因此加入了將數位化作品典藏的電腦教學。

然而,在數位化作品的電腦上機教學過程,實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錯估了學生的先備能力,導致問題連連,單周課堂無法及時完成進度。如:打字仍使用一指神功、對雲端使用不熟悉、沒有或忘記自己Email的帳號密碼……等,尚需規劃多一點的課堂數來克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