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生活中的各種物件幾乎都無法單獨存在,當兩個以上的物件擺在一起,就會產生構成,要考慮二者之間的相對關係,就形成了構成的問題。此次課程著重於引導學生發現構成的美感,以校園環境作為「搜尋美」的場域,練習美感工具KIT的體驗:收斂語發散等,建立對構成美感的認知。在探索理解後,帶領學生運用手繪寫生圖片加上文字排版的運用,進行校園生活誌DM設計,共同進入美感經驗的歷程。
運用圖片與文字的發散、聚歛、多組件組合而成的構成方式,一起擺擺看、分組共同討論, 釐清構成能依循的邏輯,尤其是主從關係的構成、訊息分割的構成。教師提供掌握構成設計的重點,展示板面構成範例,強化學生在生活中的發現及分析,提升學生的觀察力、累積獨特的美學觀點,最後結合構成的規範等問題,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版面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理性觀察,將1.構成的發散與收斂、2.構成的主從關係、3.合目的的構成設計,運用美感於生活中,培養對日常文宣品進行美醜判斷與選擇的能力,「設計的不是版面,設計的是美感」,具有美感的設計,往往令觀賞者產生心動、無法停止閱讀的狀態,甚至幾乎忘了設計的存在。

能稱之為有美感的設計,編排構成最為重要,培養學生理解並欣賞「好讀」的版面,從日常生活中的「發現」開始,養成對於人文事物或自然環境的美之敬重,進而提出建議及創造。

 

教師課後省思

本學期的美感實驗課程原規劃在6堂課實施完畢,實際上延長了超出一倍的時間。為了強化學生對美的思考及應用能力,以及整體課程的完整度,在每一次課程中持續融入美感的基礎練習、思考、討論。課程因應學生的吸收能力,在每周課後隨即進行共備討論,調整進度與內容。素養的醞釀過程是緩慢的,並無法一蹴可幾;最難能可貴的是,學生在這學期的課程中,改變以往美術課就是勞作的想法,逐漸透過美感引導,建構對於美感的認知、實作與判斷能力。期許美感素養的培養在未來的每一次課程中,都能引發學生對於美之敬重,進而提出建議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