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選用的是第14期安妮新聞報,主題是服裝。只用兩堂課的目的是在兩個單元銜接的空檔,利用時間讓學生閱讀。
第一堂課前半段先請學生瀏覽學習單問題的提問,再讓學生觀察報紙的封面,請學生將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目的在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引導學生去判斷這一期的刊物主題是什麼?從何判斷?後半段再介紹報紙封面版面的編排。吸引學生的目光是用了哪些方式。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去觀察尋找答案。
第二堂課著重在報紙版面編排的觀察與介紹,學習不同頁面的編排方式。以及閱讀服裝小知識。多方的接觸不同的版面編排方式可以累積編排的能力。為之後的構成課程做暖身。
學習單最後有讓學生書寫何謂品味,希望藉由這份報紙打開學生的品味之旅。品味的養成從環境開始:這份報紙能有觸覺、視覺、味覺、聽覺的接觸,在很短的時間內閱讀有美感的內容,希望能引起學生想繼續的動力。
課程目標
- 能觀察單一版面的物件。
- 能描述觀察單一版面的物件內容,包含文字、圖案、顏色及表示方式。
- 能從圖案判斷一個刊物的主題。
- 能辨識服裝代表的人物。
- 能了解服裝的意義。
- 能學習不同版面圖文編輯的方式。
教師課後省思
上完第一堂課後剛好就有參加中區跟南區共學跨域的安妮新聞報工作坊。了解到跨科合作的重要。閱讀是需要時間的,若能跟不同科目的教師合作,分開執行,就能更好的利用這份安妮新聞報刊物。例如:閱讀課先讓學生閱讀完這份刊物,上視覺藝術課時教師就能直接針對視覺課的內容提問,就不需要課堂上再多花時間讓學生閱讀,課程的進行會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