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閱讀與議題分析:關注永續與環境 | 美感教育

新聞閱讀與議題分析:關注永續與環境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 教師:李芳儀
  • 課堂:國文/閱讀/本土語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讀報剪報」為主軸,結合媒體素養與永續議題,透過實際閱讀《安妮新聞》和《好讀周報》等報紙,培養學生觀察社會現象、分析新聞內容與提出個人觀點的能力。課程首先引導學生認識報紙版面構成與新聞寫作方式,再以引導提問方式協助學生進行「閱讀暖身」,從圖片與標題初步推測議題。接著,學生從兩份報紙中各挑選一篇與永續發展或環境保育相關的新聞,完成比較學習單,包括主題、問題、解決方案及個人學習收穫的整理,並從社會、科技、經濟、心理等多元角度思辨。最後,學生設計個人剪報作品,以A3紙呈現兩篇新聞的摘要、分析表、自我觀點與創意排版,並進行課堂發表。透過此課程,學生不僅加深對社會議題的理解,也培養統整資料、視覺表達與溝通的能力。

課程目標

  • 認識新聞版面構成與報導寫作結構(如倒三角寫法、5W1H)。
  • 培養學生主動閱讀報紙、辨識並關注永續與環境相關議題。
  • 能比較兩篇新聞報導的主題、問題與解決方式,並做條理清楚的分析。
  • 發展學生多面向思考能力,能從社會、經濟、科技、心理等角度提出見解。
  • 增進資訊整理與視覺設計能力,完成具創意與主題意識的剪報作品。
  • 建立媒體識讀素養與公共表達能力,鼓勵主動參與社會議題討論。

教師課後省思

在本次以「讀報剪報 × 永續議題」為主題的課程中,學生展現出高度的參與意願與主動探索精神。從報紙中自由選擇有興趣的報導,讓學習更具真實感與自主性。學生能掌握基本新聞結構與5W1H閱讀技巧,大多數同學能清楚摘錄新聞重點,並在比較分析表與四格觀察單中呈現具邏輯的條列與連結。

在剪報製作過程中,學生展現創意思考與設計美感,部分作品能融合圖像、表格與手繪元素,有效提升視覺呈現與議題表達力。值得注意的是,當引導學生從「社會、經濟、科技、心理」等面向延伸觀點時,學生初期表現稍顯侷限,需透過具體提問與範例引導,方能深化反思。

此外,學生在發表時多能清楚說明選材原因與個人想法,也樂於聆聽同儕的分享,建立良好的討論氛圍。整體而言,本課程成功培養學生新聞素養與跨面向思辨能力。未來可強化的部分,包括:提供更多分層引導模板以支持不同能力層次學生,並預留足夠時間進行剪報設計與口語發表練習。

李芳儀
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