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數位足跡與隱私保護為主題,透過問題引導與案例討論,協助學生理解在社群平台上的每一次分享,皆可能留下無形的數位痕跡。
課程從「我的網路日常」出發,讓學生思考自己在日常使用網路中留下的資訊痕跡,進一步透過「社群偵探任務」閱讀模擬角色的社群資料,辨識可能造成風險的貼文與行為。藉由安妮新聞的文章閱讀與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辨識「安全分享」與「隱私暴露」之間的界線。課程最後以真實新聞案例提醒學生,社群平台上的行為可能對未來升學、就業或人際互動產生長遠影響,並提供具體的隱私保護建議。
課程目標
- 學生能理解何謂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
- 學生能了解個人隱私(Privacy)的重要性與風險。
- 學生能分析社群平台的社交互動與數位足跡。
- 學生能學會隱私設定策略。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觀察:
學生對社群媒體使用情境非常熟悉,討論過程也十分投入,但對於隱私風險的認知較為薄弱,低估資訊被截圖、轉傳、拼湊後可能造成的影響。
藉由國內外因社群文章影響學校申請的真實案例,讓學生重新審視發文習慣。
未來教學規劃:
結合公民課程內容,進一步討論數位倫理與法律責任(如個資法、兒少保護法等)。
持續關注蒐集相關案例,不定時於課程中分享,強化學生對於數位足跡與隱私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