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與友誼的旅程 | 美感教育

探索自我與友誼的旅程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楠梓區楠陽國民小學
  • 教師:簡正一
  • 課堂:綜合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在這三節課的設計中,學生將透過安妮報紙中提供的活動來探索自己的人格特質以及友誼的真正意義。

第一節課將以報紙提供的心理小劇場的人格測試為引導,讓學生透過簡單的問題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並討論不同性格如何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接著,學生將分組分享自己的測試結果,並探討每個性格特質的優缺點,從而增進對自我的理解。

第二節課將聚焦於友誼的定義。學生閱讀完文章後,也觀看一段關於友誼的動畫短片,並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友誼的看法及經歷。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生將模擬不同情境下的友誼互動,學習如何在面對衝突時保持良好的溝通和理解。

第三節課,學生將綜合前兩節課的學習,嘗試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友誼,並提出在友誼中應注意的事項。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與他人,也能促進與同學之間的情感連結。

課程目標

  1. 自我認識:學生能夠透過MBTI測試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
  2. 友誼理解:學生能夠定義友誼,並探討友誼中的重要特質。
  3. 互動技巧:學生能夠學習在友誼中如何有效地溝通與解決衝突。
  4. 反思能力: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看法及注意事項。
  5. 團隊合作:學生能夠在小組中分享與討論,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合作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在這三節課的教學中,我觀察到學生對於自我探索和友誼主題的熱情與參與度相當高。透過人格測試,學生不僅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質,還能夠在小組討論中增進彼此的理解。這一點在第一節課中尤為明顯,學生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測試結果,並對不同性格的優缺點展開深入討論,這樣的互動促進了他們對自我的認識。

  • 第一節課反思

在第一節課中,學生們對於自己性格類型引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然而,我發現有些學生對於測試結果的解釋仍感到困惑,未來可以考慮提供更詳細的解釋或範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個性格特質的影響。

  • 第二節課反思

第二節課的動畫短片和角色扮演活動有效地引導學生思考友誼的定義。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中展現了創意,並能夠模擬出友誼中的衝突與解決過程。這不僅增強了他們的溝通能力,也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然而,有些學生在討論中較為內向,未來可以設計一些促進發言的策略,例如小組內部的輪流發言或使用卡片記錄想法。

  • 第三節課反思

在第三節課中,學生們能夠綜合前兩節課的學習,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友誼,展現了對友誼的深刻理解,並提出了在友誼中應注意的事項。全班分享的環節也讓學生們感受到彼此的情感連結,這是我最欣慰的部分。不過,可能需要更多時間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分享,未來可以考慮縮短小組分享的時間,增加全班討論的時間。

簡正一
高雄市立楠梓區楠陽國民小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