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職場攻略 | 美感教育

打工人!職場攻略

課程資訊
  • 學校:台北市私立大同高中
  • 教師:劉于瑄
  • 課堂:國語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名稱為——「打工人!職場攻略」,以國文課文〈散戲〉為核心,結合報紙中專訪各行各業的文章,深入探討現代職場中的夢想、挑戰與幸福感。課程設計旨在透過情境式學習,培養學生多元思考,並啟發其生涯規劃的能力。

在課程活動中,學生將透過紙本學習單與Padlet平台進行互動答題,回應教師引導的問題,進一步反思職場選擇與個人價值觀的相互影響。學習過程以分組合作討論為核心,學生將分析〈散戲〉課文中金發伯、阿旺嫂與秀潔等角色所面臨的生計困境與人生選擇,並藉由比對現實中的職場現象,剖析不同環境下的職場挑戰與幸福來源。

課程目標

  1. 文本理解與分析:能夠從〈散戲〉角色心境出發,學習文本分析能力,進而理解人生的轉折與挫折。
  2. 現實問題的批判思考:結合報紙中的職場問題,學生能思考現實生活中的職場困境,並提出解決思路。
  3. 職涯幸福感的反思:探索職業的「幸福感」,思考個人價值觀和職涯選擇間的關係。
  4. 合作與溝通技巧:通過分組合作,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清楚表達意見,並能在互動中尊重他人觀點。
  5. 數位工具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使用Padlet平台進行共享學習成果的數位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的參與與反應

  • 課堂活動透過報紙與課文〈散戲〉的連結,引導學生對現代職場現象的思考。報紙文章中不同職業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如薪資待遇、疫情問題與工作壓力等,成為學生熱烈討論的焦點,展現其對社會議題的敏感度。
  • 部分學生在探討金發伯、阿旺嫂與秀潔等角色的職業幸福感時,討論流於表面,容易僅將其困境歸結為單純的經濟問題,而忽略了角色內心對穩定生活與個人價值實現的渴望,顯示學生在情境分析與心理層面探討的深度尚需加強。

教師的反思

  • 分組討論前需要提供多一些引導與範例,報紙內容與課文角色之間的連結對部分學生而言較為抽象,特別是在分析角色的幸福感時,可能因缺乏框架而感到困惑。未來教學應先提供清晰的幸福感定義,讓學生有更多視角分析角色的選擇,以此提升學習成效。
  • 在使用Padlet平台進行即時互動答題時,學生展現了良好的操作熟練度,整體參與感顯著提升。然而,部分小組的答案內容過於簡短,分析深度不足。未來可以透過強化問題設計與示範回答技巧,引導學生撰寫更具深度與條理的分析。

未來的教學規劃

  • 這門課程不僅鼓勵學生理解課文背後的社會議題,還透過跨文本連結,促使學生對自身未來的職涯選擇與人生價值觀有更全面的思考。透過合作學習與科技輔助工具的結合,讓學生學習如何批判性地解讀文本、分析職場現象,並在課堂中激盪出多元觀點,從而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為未來生涯發展奠定基石。
劉于瑄
台北市私立大同高中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