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搭配安妮新聞第二期第六版、第七版的遊戲圖,讓學生透過遊戲,發現時代的演進,與當時的發現、發明與事件很有關係。遊戲圖的終點是火星殖民,引導學生思考原因是什麼?如果可以選擇,學生的選擇會是火星還是地球呢?
想要留在台灣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的十七項指標來思考。全班以 3-4 人為一組,選其中一項 SDGs 指標,並提供天下雜誌 SDGs 相關報導,來進一步了解這項指標的涵義,及哪些做法與行動可以促進這個目標的達成。最後仿報紙的遊戲,設計 20 格的前進 SDGs 的遊戲圖。完成後,讓各組交換玩,最後分享大家對 SDGs 的認識。
課程目標
- 透過報紙遊戲,了解日常所做的事情,會影響地球的未來。
- 認識搜尋永續發展 SDGs 各項的涵義及與我們的關係。
- 從生活中,找到可以實踐 SDGs 的想法或做法。
教師課後省思
- 實體課變線上課:今年台中因疫情停課後,就沒回到實體課,因此倒數第二週,邀請來校的三年級同學共22位,利用兩個早自修來學校進行課程。不過大家到校時間不一,又是來自各班的組合,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可以進行的狀況不如預期。
- 課程進行:原本要以報紙遊戲作為導入活動的開場,但是後續並沒有時間引領相關議題的學習,所以第一次只進行了報紙中的遊戲,第二次就提供資料給他們,讓他們運用活動的表單來設計遊戲。匆匆的引導和說明,無法讓他們對議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變成趕時間在完成這個設計任務。
- 未來在規劃時,前面的報紙瀏覽與遊戲進行,建議一節課,中間探索議題的時間兩節與規劃設計的時間一節,四堂課活動進行才不那麼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