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super-suit | 美感教育

我的 super-suit

課程資訊
  • 學校: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 教師:陳畊耣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1. 第一節課
    引導學生觀察安妮新聞第期的〈裙子有事嗎?〉的圖文,讓同學觀察記錄裙裝形式的變化,並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服裝與社會文化的關聯性。
  2. 第二節課
    運用學習單引導學生閱讀《到底要穿什麼啦-如何找到自己的勇氣盔甲》,思考從功能面向來思考服裝與自我表達的關聯性,閱讀安妮新聞關於日本制服的報導,擇取三個自己喜歡的職業,與同學討論分析該職業的需求、服裝應具備之功能性、專業形象。
  3. 第三節課
    引導學生從外在機能需求以及內在心理需求加以列舉,對應規劃自我 super-suit 的設計方向,找出可用的服飾元素,設計描繪自己獨特的 super-suit。
  4. 第四節課
    學生走動觀摩同學的作品,了解同學設計的服飾背後的想法與特色,並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和作品,選出最欣賞的服裝。

課程目標

  1. 能觀察並從安妮新聞的報導分析服裝對應社會文化觀點、使用需求、形象表達的關聯性。
  2. 能思考兼顧外在機能及內在心理的設計方向,並選擇合宜對應的服飾元素。
  3. 能陳述自我規畫服裝設計理念,並理解欣賞同學設計之規畫與服裝特色。

教師課後省思

因為有上學期運用安妮新聞來進行美感課程的經驗,瞭解到可以設定主軸將報紙的幾個單元貫穿在一起,一方面滿足學生閱讀安妮新聞的樂趣,一方面也可以透過教學者設定 的主軸來聚焦學生閱讀及思考的深度,強化課程的概念。於是,今年設計將課程的觀察思考分為三部分,帶領學生深入思考服裝與社會觀點、自我形象、專業需求間的聯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學生透過報紙文字得到更多思考的線索,對自己來說,真的是一份非常棒的教材,更是進行美感教育的一項利器。

隨著實施課程的經驗累積,許多在原先藝術課程中來不及執行的想法,在安妮新聞的文本下都能夠簡明呈現脈絡而得以實現,安妮新聞生動活潑的編排與文字敘述比起教科書更能引人入勝,而且讓學生樂於接觸而沒有排斥感,可惜的是,在經過多班四周課程的洗禮下,報紙開始有破損的現象,即便是一再提醒要求學生要妥善收納和使用,還是難以避免自然耗損的情況,看來若要在未來持續利用紙本形式推動這個課程,只能逐年申請才能維持提供學生優質的美感體驗。

陳畊耣
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