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緒小書 | 美感教育

我的情緒小書

課程資訊
  • 學校: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國民小學
  • 教師:鄭惠琴
  • 課堂:藝術與人文、社會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透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引導孩子們認識情緒、學習察言觀色、掌握適當的發言時機,並運用「我訊息」技巧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課程共 4 節,以製作情緒小書為核心活動,結合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課程強調非語言訊息的重要性,並透過觀察、分析、表達等環節,幫助孩子們更全面地理解溝通的本質,進而提升溝通能力。

課程目標

  1. 認識並辨識六大基本情緒(開心、生氣、難過、害怕、驚訝、厭惡/討厭)。
  2. 學習觀察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非語言訊息。
  3. 了解溝通時機的重要性,並學會判斷。
  4. 掌握「我訊息」的表達技巧,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5. 提升同理心和人際互動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本校只有六位小朋友,常常在相處時會有一些年齡層差距,而造成的溝通摩擦。安排本課程就是希望學生能透過有效的技巧及態度。教學過程中,觀察到孩子們對於辨識臉部表情的掌握度較高,但在構圖表達身體姿態的動作特徵方面較為不足。例如,在繪製「憤怒」時,多半只會畫出皺眉、瞪眼的表情,較少描繪握拳、跺腳等肢體動作。未來在教學上需要加強引導孩子們觀察和描繪肢體語言,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改進:

增加肢體動作示範: 教師可以親自示範不同情緒下的肢體動作,或播放相關影片,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

提供肢體動作圖卡: 提供包含各種肢體動作的圖卡,供孩子們參考和模仿。

進行肢體表演遊戲: 設計一些肢體表演遊戲,例如「情緒模仿秀」,讓孩子們透過肢體來表達不同的情緒。

此外,在角色扮演環節,部分孩子可能會因為害羞而不敢主動參與。教師可以透過鼓勵、引導創造一個更自在、安全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和練習。

透過本次課程,孩子們對於情緒的認識更加深入,也初步掌握了有效的溝通技巧。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的教學活動,加強孩子們在非語言訊息和「我訊息」表達方面的能力,幫助他們成為更良好的溝通者。

鄭惠琴
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國小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