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結合三下動物王國的課程,透過安妮新聞《貓就是這樣》、《貓奴藝術家們》的介紹,了解貓在文學作品中的角色,以及藝術家們與貓的關係。並從課本內容認識動物的身體構造、了解不同構造的功能、進而知道動物生活的習性、最後學習保育動物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延伸有關貓的相關知識,藉由《貓劇》影片的介紹,認識各種不同品種的貓,透過貓的外型、特徵、個性,以及貓劇的影片,讓學生更了解貓咪的特性。接著請同學創作屬於自己的寵物貓,透過文字與圖片的介紹,與大家分享,並票選出最喜歡的三件作品。
課程目標
(1)能透過探詢發現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2)能透過觀察動物的形態,說明不同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差異。
(3)能從觀察動物外部形態,覺察不同類別的動物有時會有類似的構造。
(4)能透過觀察後的結果,說明各類動物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
(5)能知道動物會利用不同方式適應環境。
(6)能知道動物會繁衍下一代,思考愛護動物的做法。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安妮報紙的內容結合課程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同時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對動物構造的課程已有的基本觀念之下,延伸有關於貓咪的相關知識,透過文學欣賞、藝術畫作、生活經驗,以及音樂劇的欣賞,讓學生也是一個小小創作家,創作自己對於貓咪的想像。
藉由文字的描寫、色彩的搭配、肢體的展現,學生學到多元的創作方式,三年級的孩子正是富有想像力的年紀,看完了安妮報紙及貓劇的影片之後,大家對於自己的寵物貓很快就有了想法,雖然有些同學不擅長畫畫,但是提供相關圖片後,每個人都能輕鬆下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寵物貓。
最後彼此欣賞大家的寵物貓,並選出心目中最優秀的三件作品,培養學生分享及鑑賞的能力,並試著說出作品吸引他的地方是什麼?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次課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時間太緊迫,無法詳細介紹安妮報紙的內容、貓劇角色欣賞、還有讓學生上台發表,若時間更充裕會更完整。安妮新聞各期主題豐富多元,能結合教學的地方很多,是適合期末課餘時間讓學生增廣視野的教學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