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具體運思期」向「形式運思期」轉變的階段,他們開始有更成熟的自我覺察能力,能夠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並發展出較穩定的自我概念。因此,教師應透過多元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學會接納自我與他人,並促進正向的自我概念發展。
從生活中的遊戲開局登入捏造人像開始,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投射到虛擬人像的創作原因,是否對”自己”有著與真實自我有著不同的想像?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從周哈里窗反射的映象,漸漸編織自己的樣子,去反思自己的模樣是否符合自己和重要他人的期待。
在這場探索自我旅程的最後,用冰山去探究自我內心的無限可能性……
課程目標
- 認識自我概念: 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概念的組成,包括生理我、情緒我、社會我和智慧我,以及這些面向如何影響自己的行為和感受。
- 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 透過肯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建立對自己的信心和價值感。
- 欣賞自己與他人: 學習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同時也能尊重和欣賞他人的不同。
- 學習溝通技巧: 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包括傾聽、表達、尊重和理解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
教師課後省思
問題與對策
- 學生在第一堂捏人物的時候很開心很有想法,但請學生分享時普遍說不出原因,常常說出:「我不知道耶~就喜歡這樣而已。」教師需要耐心引導,並注意台下學生反應,避免學生分享受挫。
- 在周哈里窗互動活動時需要於活動前說明規則,並給學生心理預備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回饋(覺得自己沒有的特質卻被同學圈起)。
未來教學規劃
- 冰山理論可以配合第16期,採用拼貼的形式創作,期待可以激出更多火花。
- 周哈里窗互動活動除了和學生互動之外,也可以變成寒假作業,讓學生的親戚們一起玩完成;學校版也可以新增教師欄,進而讓學生反思在家裡與在學校的模樣是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