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宇宙的距離 | 美感教育

我們與宇宙的距離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北市中山區大直國民小學
  • 教師:鄭育如
  • 課堂:雙語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AnneTimes 安妮新聞報》第1期「太空探索」為核心文本,結合藝術創作與閱讀理解,引導學生探索人類太空任務的歷程與未來想像。課堂初期透過水彩「泫染」技法創作出絢麗的宇宙背景,接著閱讀報紙內容,如〈太空探索:我們走了多遠?又要走去哪裡?〉等文章,培養學生的資訊理解與主題關聯能力。

學生從閱讀中提取關鍵概念與靈感,於白紙上自由繪製想像中的太空角色(如太空人、外星生物、火箭、未來星球等),剪貼回原背景畫中進行合成創作。最後結合文字表達,創作個人化「太空任務卡」、角色心聲或星際日記,並於Padlet平台進行發表與互動回饋。此跨域課程不僅培養學生藝術技巧與視覺設計能力,更深化其閱讀素養、科技想像力與宇宙視野。

課程目標

  • 練習水彩泫染技法,營造個人化宇宙背景
  • 閱讀並理解與太空探索相關的新聞內容與知識
  • 發展從文本中提取資訊並轉化為創作靈感的能力
  • 設計太空人物/物件,練習剪貼與構圖整合
  • 結合圖像與文字,進行任務書寫與角色敘述
  • 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主題式表達能力
  • 鼓勵學生從太空議題延伸思考地球保護與未來科技的可能性

教師課後省思

  •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部分學生在閱讀新聞文本時較難抓住重點,教師提供閱讀單與詞語解釋,輔助理解文章內容。
  • 學生反應:
    多數學生對角色設計非常有興趣,喜歡創作可愛的外星人、特殊任務與搞笑的通訊內容。搭配拼貼讓他們更能發揮創意並整合繪畫與文字。
  • 未來教學建議:
    可延伸更多跨學科主題,例如「太空垃圾與地球永續」、「太空任務中的情緒與溝通」等,讓學生從宇宙回看地球。也建議將學生優秀作品製作成小冊或電子報,與家長分享,提升學生成就感與閱讀表達能力。
鄭育如
臺北市中山區大直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