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生活 | 美感教育

情緒與生活

課程資訊
  • 學校:嘉義市立民生國中
  • 教師:蔡書蓉
  • 課堂:晨讀、班週會
Read More

課程簡介

以安妮新聞第10期中情緒相關主題(基本情緒圖鑑、情緒探索地圖、看圖說情緒)為媒介,進行讀報行動,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自身情緒的起伏做更多關照與覺察。

在課程中,從分組作「空間與情緒」的連結活動做初始的引起動機,讓學生從活動中觀察空間與情緒的連結。課程將透過「基本情緒圖鑑」認識六種情緒,映照日常經驗,核對自己的情緒;藉由「情緒探索地圖」討論理想的表達方式,觀察、分享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情緒風格;接著從「看圖說情緒」章節中討論同一張圖片引發的感受,思考所出現的共鳴與差異。最後用「我的情緒調色盤」學習單,讓學生用文字與色彩表達自己最希望與他人互動,或者被他人理解的情緒,培養同理心。

課程目標

  • 認識六種基本情緒與其身體、語言表現。
  • 覺察情緒與生活空間、日常經驗的關聯。
  • 從情緒引發的不同反應,理解情緒多樣性與個別差異。
  • 學習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提升自我與人際理解能力。
  • 透過圖像與色彩創作,發展表達與同理的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 教學操作對象為導師班,運用晨讀與班週會時,有時會被班務切割而有所壓縮或岔出,在這個部分的操作要非常積極自我覺察。
  • 覺得可以增加部分情緒探索或應對的閱聽資料作為補充,可以讓學生在需要延伸閱讀時有一些材料可以做為鷹架支持。
  • 原本預期學生討論出情緒出現的最適合應對,後來在課程進行中,發現不同的差異性(例如:悲傷時有部分同學需要明確積極的安慰,有些需要暫時保留空間的冷靜,有些需要不做什麼的陪伴),因此方向轉為尊重差異。這個發現也讓教學有很大的盲點突破,在尊重差異性上說明,也幫助彼此了解有時的情緒應對誤會,背後的出發點其實是善意的,對於師生與同儕關係的互動,我認為是很有幫助的理解。
  • 情緒調色盤最後會考慮成為下個學期的布告欄展示或教室布置(有先告知學生),也進一步思考情緒易提出了結合班級經營外,也能多一些閱讀文本的結合,甚至寫作產出。讓課程有更多面向的呈現和應用。
蔡書蓉
嘉義市立民生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