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設計動機及目的:
兒童學習閱讀的階段,是從圖畫、語音到構字而來,因此,在這個課程活動設計裡,教學者運用《安妮新聞》內容作為課程素材,讓學生從讀圖、詮釋的過程,感受情緒,以及對美感與技能的表達
課程活動設計:
- 教學時間:社團課。
- 教學材料:《安妮新聞》、教師自製學習單。
- 融入的學習重點:融入圖文互轉策略的學習,從圖卡顏色及圖像、色彩的選用,進行個人詮釋及感受的關照,並為自己想表達的情緒,找到適當的圖卡詮釋。
課程目標
(一)課程符合的學習核心素養
藝-J-A2 嘗試設計思考,探索意識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
藝-J-B1 應用藝術符號,以表達觀點與風格。
藝-J-B2 思辨科技資訊、媒體與藝術的關係,進行創作與鑑賞。
藝-J-B3 善用多元感官,探索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展現美感意識。
閱 J4 除紙本閱讀之外,依學習需求選擇適當的閱讀媒材,並了解如何利用適當的管道獲得文本資源。
閱 J5 活用文本,認識並運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使用之文本。
科 J3 瞭解選用適當材料及正確工具之基本知識。
科 J13 展現實作活動中的創新思考能力
(二)課程對應的學習表現
視1-IV-1 能使用構成要素和形式原理,表達情感與想法。
視1-IV-3 能使用數位及影音媒體,表達創作意念。
視2-IV-1 能體驗藝術作品,並接受多元觀點。
視3-IV-3 能應用設計思考及藝術知能,因應生活情境尋求解決方案。
國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國5-IV-6 運用圖書館(室)、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教師課後省思
這個教學設計因為以較無壓力的方式讓學生表達情緒感受,因此,在這一堂課裡學生都能愉悅地玩、選擇,同時,很專注地、沉靜地素描著自己所選擇的圖卡。
從學生的學習單回饋也觀察到,同一張圖卡出現了兩位學生、兩種不同情緒的詮釋,讀圖的結果,反映出對顏色、構圖感知的差異,從學習過程,同學得以欣賞、理解與尊重每個人觀點。
未來進行此單元教學時,則可在顏色之外,加上輔導課程的情緒處理、米哈里窗概念等內容,豐富課程的知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