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導航:認識、表達與共感的全方位探索 | 美感教育

情緒導航:認識、表達與共感的全方位探索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瑞芳區瑞芳國小
  • 教師:湯芷瑄
  • 課堂:資優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情意發展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情緒導航」為主題,設計十節課,融入 SEL(社會情緒學習)概念,引導學生逐步認識情緒、覺察自我、理解他人。

課程開始,學生透過閱讀《安妮美感新聞》,初步認識基本情緒並建立情緒詞彙。接著以 SEL 情緒圖卡引導學生探索情緒多樣性,練習標示與表達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需要負責。課程中期以電影《腦筋急轉彎》為媒介,讓學生觀察主角腦內情緒變化,並繪製自己的腦內情緒圖,分享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主控情緒與經驗。最後,透過看圖說情緒活動,學生學習看見不同感受、理解情緒主觀性,培養同理心與尊重差異的態度。課程強調在安全、開放的氛圍中,引導學生發展自我覺察、情緒管理、關係經營與同理能力,讓 SEL 能力逐步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課程目標

  1. 協助學生認識基本情緒,學習標示與表達自身感受。
  2. 引導學生探索情緒多樣性,理解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需要負責。
  3. 培養學生自我覺察與情緒調適能力,提升情緒管理素養。
  4. 鼓勵學生理解他人感受,發展同理心與尊重差異的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報紙媒材的陌生與適應

在課程初期,觀察到學生對於報紙作為學習媒材較為陌生,對版面設計與新聞呈現的概念也不熟悉。教學中我隨即調整引導方式,透過逐步帶讀內容、討論報紙的架構與特色,協助學生認識報紙的多元功能,並成功引發孩子對報紙中情緒主題的好奇心與探索動機。

情緒詞彙的擴增促進表達與標示

透過情緒圖卡、電影討論及繪製腦內圖等活動,我觀察到學生的情緒詞彙逐步增加,從原本僅以「開心」、「生氣」等基礎詞彙描述感受,到能夠具體表達如「緊張」、「失落」、「安心」等細緻情緒。學生不僅更能準確標示自身情緒,也更勇於在課堂中分享與表達。特別令我感動的是,有孩子在資優班手冊的自主學習區主動針對情緒主題進行更深入的自我覺察與反思,展現高度的自主學習精神。同時,也有導師回饋,指出孩子在班級中參與相關主題課程時,能夠勇敢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顯示課程對學生表達與同理能力的積極影響。

未來課程推展的方向

透過這次課程歷程,我更加體會到社會情緒學習(SEL)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反思未來課程的發展方向。期望能將情緒教育結合更深入的理論與實踐,例如運用冰山理論,引導學生探索表層情緒之下隱藏的需求與想法,或規劃情緒日記、同理心練習等活動,進一步連結到人際溝通、自我調適與內在自處等層面。期待能陪伴孩子更看見自我、理解自我,並勇於展現自我,讓情意教育成為支持成長的重要力量。

湯芷瑄
新北市瑞芳區瑞芳國小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