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性別平等」為核心議題,結合《國語日報》與《安妮新聞》紙本/數位文本的雙閱讀素材,透過SDGs(永續發展目標)第5項「性別平權」的指標,啟發學生理解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與文化中的應用。
課程以批判性思考為基礎,讓學生辨識生活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並以實際案例進行討論與解構,幫助他們意識到平等的多元價值。
同時,學生將透過設計活動,運用創意表達自身的想法,例如設計服裝、情境討論,強調個性與社會責任的結合。
不僅促進閱讀理解與跨領域素養,還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在未來成為尊重與包容的行動者,推動性別平等的實現。
課程目標
- 讓學生理解性別平權的重要性,並思考其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的應用。
認知:從諾貝爾和平獎新聞報導中,理解國際性平議題新聞-伊朗國家的女權運動的背景、經過、結果。
技能:按照閱讀理解四層次正確回答問題,並且完成九宮格讀報筆記。
情意:觀看國際新聞後,反思身處台灣所擁有的受教權、性別平等的美好。
- 鼓勵學生批判性思考關於性別刻板印象,並設計能夠反映個性與社會責任的服裝或活動。
認知:從安妮新聞「裙子有事嗎?」理解各種服飾的性別平等發展演進,並且瞭解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技能:能夠正確操作Hiteach的互動功能(是非、簡答、傳送作品、互評功能、分組協作)
情意:能夠察覺生活中的性別刻板情境,並且做出正確積極的回應,營造友善的環境。
教師課後省思
設計歷程與教學實踐反思
本課程以「性別平等」為核心,設計過程中結合SDGs指標與生活案例,透過雙閱讀素材(國語日報與安妮新聞之紙本/數位閱讀)引導學生批判性思考性別刻板印象。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對身邊的性別不平等現象有更深的覺察,並能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未來教學中,可加強多元素材的應用與分組討論,促進更全面的理解與行動力的提升。
學生學習成效分析
- 認知:學生能正確閱讀國語日報三篇文章及安妮新聞二篇文章,使用閱讀理解四層次提問,也大多能正確回答。
- 技能:經過本課程,學生對於「Hiteach互動軟體」、「雙閱讀技巧」、「九宮格筆記術」皆能熟悉操作及寫作。
- 情意:學生對於女權不平等、受教權被剝奪的現象能夠深刻理解,並且珍視現行生活,並對性別刻板情境做出友善積極回應,表現尊重包容的態度。
未來教學的修正建議
Hiteach互動軟體應用很受學生歡迎,也能熱烈積極投入課堂,惟秩序管控及時間掌握可以再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