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Google maps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軟體,但是在找尋目的地時,是否發現與現實地景有所差距?使用地圖時,是否發現一些樂趣?如果,地圖去除官方的性質,讓地圖變得更「我」、更個人化,會與Google map呈現出那些相異的方式呢?
本課程將以自繪地圖為最終成果,過程中,以觀察Google maps、實際走訪地景、路上觀察紀錄、閱讀連結等課程作為鷹架。過程中,會結合國文科文本以及地理學科知識,連結課外閱讀素材,引導學生反思地景與個人之關係,並融入數位教學,讓課堂有更加多元的面目。
課程目標
- 能精確地以文字表達自己所見所聞。
- 能夠反思科技對於自身生活的利弊,並妥善運用。
- 能觀察自己所在環境,並從中尋找樂趣。
- 能在閱讀過程中,運用策略找到文本重點。
教師課後省思
- 自身課程設計可再更扣合於領域課程之中,較無在課中執行其他任務的割裂感。
- 未來教學規劃:報中有不少素材都可引導孩子進行閱讀與寫作,例如本期〈看不見的城市〉介紹,可帶領學生閱讀本書,發揮想像力書寫虛擬城市或反思原著所想表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