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透過質感蒐集、質感描述活動,讓學生進行質感觀察、尋找描述質感關係的關鍵詞。觀賞「LC2」沙發、脂肪沙發、仙人掌衣物、鐵絲網婚宴迴廊、疫情海報等設計作品,思考質感轉換後的用意與設計理念。

藉由花瓣、石粒、種子、菜瓜布纖維、木屑重新組合,進行人造物與自然造形、質感的轉換練習,透過「綴疊化」形成點構成的設計形式,理解生活中的廢棄物經由轉換意念後的再生樣貌。而後將顯微放大觀察的結果、模擬材質,透過手機攝影照的灰階處理轉換為線條形式。
以6cm平方為基本單位,將前述線條形成圖樣單位製成橡皮印章,邊緣切割為八邊形後,依小組製成紋理的複雜度重新排序,以「模組」概念進行布面印製,小組可選擇印製成品為:桌旗、布簾、抱枕等物,作為閱讀空間的布置。亦可應用質感紋理切割於卡典西德上,製成質感燈罩、窗貼。

美感預期成果

1.能運用顯微鏡頭觀察質感小物,並找到相近的質感配對以分析彼此的關係。
2.能模擬質感的紋理,並透過操作認識綴疊化之設計意涵。
3.能運用模組概念進行質感紋理的布面印製,以作為閱讀空間的軟性布置。

教師課後省思

1.點構成學習單:在課程執行前先練習過點構成,但學生應用點構成於印布時,很容易直覺想填滿造型內部,雖然也是綴疊法的表現方式,但遠近的立體感較難呈現,需隨時觀察並提醒學生注意橡皮章由大至小依序印製。
2.質感轉換:於質感初探學習單思考質感轉換後的用意與設計理念時,有些問題較難回答,如:脂肪沙發的模擬內臟感、鐵絲網婚宴迴廊的輕透感,需要老師提示以換位思考來看人與動物的轉換、鐵絲網織構如由小事建立關係的婚姻成長過程,才能理解:「質感不是處理表面的肌理而已,質感轉換背後用以表達想法的深意,才是刺激感官的發想點」。
3.質感微觀:以往質感容易偏向感官的探索,這次經由微觀的觀察,應用到以橡皮章為點構成的設計,將質感化為單元性的元素,重組後形成新的造形物件,讓質感也可以進行理性式的系統思考。
4.閱讀空間的軟性印花布置、窗貼、燈罩:透光的質感燈罩呈現出倒影的映色,與主題搭配效果佳;可惜窗貼遮陽效果過強,若重組再緊密些,應能做出理想中的光影;花布在紛亂中稍具點構成的綴疊感,若多個印前練習應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