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以「食→物→用」的生活軸向連結,從「食」的公共議題提問,接續食器「物件」體驗,最後到美感實踐的「用」設計層面,讓學生發現生活設計中隱含的美感,學習審美工具並從生活提案改善教室物件美感。
讓學生從探索→體驗→嘗試→運用→整合的分階段學習。課程首先切合生活面向,本校學生常抱怨營養午餐菜色不佳,而有剩食困擾,從營養午餐問題切入,讓學生嘗試運用美感構面擺設菜肴,以視覺美感提升用餐品質與飲食經驗,解決問題體現生活美感。再延伸至餐具食器觀察,認識機能形式和器物用之美。最後「校園美感行動」,練習減法設計以合乎環境之美,透過學生討論提案應用所學的美感構面,找尋教室可以更好的物件進行微型美感改造,使人與生活環境有共好發展。

美感預期成果

1.能體驗並敘述生活中的美感素養及審美經驗。

2.能運用主色調、輔助色、調和與表現色調表現美感設計。

3.能應用美的形式原理與平面構成編排於生活餐食擺盤中。

4.能運用美感構面觀察省思環境中的生活物件美感問題。

5.能與同儕相互合作,運用設計工具以解決生活提問。

教師課後省思

1. [食-課程觀察]
學生在課程過程中,觀察到學校午餐供應商的菜餚色彩變化少,所以無論怎麼擺盤,單一黃褐色系的菜色,實在很難擺出豐富變化的色譜,所以學生將擺盤結果提供給午餐廠商,建議營養師在菜單設計時,能考量菜餚色相的變化。
另外,在實際試驗發現,學生午餐盒多為便利性不銹鋼材質,餐盒材質及色彩影響使用感受,所以在未來延伸教學上,將會設計出午餐餐盒的分隔設計,以自己手作的餐盒,來裝盛喜愛的菜餚,享受美好的午餐時光!

2. [物-課程觀察]
學生在餐具觀察上,教師須說明清楚觀察重點,可以提供不同造型設計的叉子,來說明形隨機能的概念。

3. [用-課程觀察]
在校園美感行動:教室微型美感提案的單元,學生很容易依造個人的喜好創造物件,但是這個單元的重點是透過「觀察環境」,並和同組成員「溝通討論」,一起「微調」教室物件的色彩、造型或材質…等方向,希望藉由課程啟發學生能夠觀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