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閱讀2021年2月至3月的第六期《安妮新聞》,並以其中的內容設計課程。
這是學生第一次使用《安妮新聞》,為使學生了解本報與其他報章刊物的不同,教師介紹《安妮新聞》的特色,像是每一期報紙的主題不同、以美感結合各學科時事作為題材,並從報紙區塊加強報章標題、出版時間、出版單位等讀報基礎知識。
導讀後,教師選擇兩個主題:「你也可以是小小顯微偵探」、「微生物的世界」作為課程的主軸。透過顯微鏡下的世界,學生在欣賞生物純粹的造型之餘,對於微生物也有更多的認識。教師也請學生形容微生物的造型,以及生活中的物品有什麼相似。
教師接著讓學生自由閱覽《安妮新聞》,讓學生自己尋找有興趣的主題、圖片與文字,同時公布本課程的問題與討論,請同學在閱讀圖文後,選擇一項提問並上台分享,並由同學和教師給予回饋。課後,期許透過學習單,刺激學生創造有機微生物的樣貌。
第二節課則以本報第11頁——顯微鏡下的培養皿作延伸,將透過水彩平塗、渲染、縫合、重疊技法,引導學生臨摩自己有興趣的培養皿樣貌,再創作一個屬於自己想像的培養皿,創作後由教師總結。
課程目標
- 期許透過推動《安妮報紙》,使學生願意自主讀報。
- 透過教師的引導,建構色彩與質感、比例與構成的美感素養。
- 結合微生物學、歷史,提供學生另一種觀看病菌的面向。
教師課後省思
(一)問題與對策
問題:課程原有教學進度,《安妮新聞》不一定能配合。
對策:挑選適合的題材融入。
(二)未來教學的規劃
- 繼續使用《安妮新聞》於視覺藝術課。
- 預計將《安妮新聞》使用於「議題探究」課程,以學生會感到興趣的題材為討論主題,並讓學生製作簡報和口語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