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 | 美感教育

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立茄萣國民中學
  • 教師:張簡冠廷
  • 課堂:國文
Read More

課程簡介

  • 在國文科國學常識中,有六書──造字法則,其中的「象形」與本篇極為相關。
  • 在會考前,學生已熟習中國古文字的造字法則;於會考後,課程較為彈性,則透過閱讀本報擴張相關知識。
  • 最後以報中「電影俱樂部」為鷹架,讓學生用表情符號、圖案等象形符號,運用諧音、諧義、直接描述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名字。

課程目標

  1. 能了解文字的結構與來源。
  2. 能學習運用造字法則輔助認字。
  3. 能欣賞漢字的造型之美。

教師課後省思

  1. 會考後,學生的學習動機斷崖式的降低,即便是學習成就最高的同學也興致缺缺。
  2. 因此要設計與學生高度相關的活動,如最近網路次文化流行以「表情符號」替代流行語,發展成學生以表情符號表示名字。
  3. 本校學生學習能力較低落,較不愛閱讀,尤其會考後更是腦袋關機,故選擇文字量較少、圖片量較多的簡易文章作業。
  4. 本次課程算是利用多元的教材,將學生平時的生活帶進教室,並連結課內知識,讓學生了解原來課本知識與網路流行用語的關聯。
張簡冠廷
高雄市立茄萣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