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環境議題為主軸,強調「閱讀」在培養公民意識與行動力中的關鍵角色。透過閱讀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環保行動者的真實故事,學生不僅獲得第一手的環境知識,更從字裡行間看見他人如何以行動回應氣候危機、塑膠污染等全球性問題。
課程運用5W1H策略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人物行動的動機、方法與影響,讓閱讀不再只是理解文字,而是學習提問、連結思考與反思自我。進一步,學生將透過「我的生活不環保雷達圖」回看自己的生活習慣,辨識不環保行為,建立環境覺察力。最後,學生將寫下具體可行的「行動宣言」,從閱讀中獲得啟發、從理解中產生責任,並以實際行動回應他所讀到的世界。這堂課不僅讓學生認識環境議題,更讓閱讀成為內在轉變與外在實踐的橋樑,從新聞出發,走向改變的第一步。
課程目標
- 能運用5W1H策略整理新聞中環保行動者的基本資訊與行動背景
- 能口頭或書面說明主角行動的原因、過程與影響
- 能列舉並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中不環保的行為與成因
- 能填寫雷達圖評估自己在食衣住行中的環保表現
- 能選出一項可執行的環保行動並寫下行動宣言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 學生對環境議題感覺距離遙遠,初期參與較被動
許多學生在課程開始階段對「環保行動者」的故事感到敬佩,但認為自己做不到或影響有限,產生「這和我有什麼關係?」的心理距離。 - 寫行動宣言時出現口號化、缺乏實際可行動詞
少數學生在撰寫行動宣言時出現「我決定要愛護地球」這類抽象語句,缺乏實際行動內容,顯示仍需更多實踐層面的引導。
對策與教學調整
分層引導寫作行動宣言,搭配句型與範例
使用引導句框,如「原本我__,現在我打算__,因為__」,幫助學生將抽象信念轉化為具體行動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