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門課參考安妮新聞第 12 期,以工具作為出發。
在美術課堂上,工具是我們製作作品不可或缺的。工具的總類很多,但我們卻不一定都很熟悉正確的操作與工具的演變歷史,透過藍曬方式將工具的外輪廓印製在 16K 的圖紙中央,並透過平板網路搜集該工具的過去形象、歷史、名稱等,進行繪製與文字彙整紀錄。討論過去與現在間的差異、工具的設計做了什麼改變⋯⋯。
進步的設計來自於對現狀的不滿,也連結自身使用工具的經驗,想要調整改良的項目有什麼?可能是造型、體積、重量⋯⋯在使用者經驗的套用與回歸之後,繪製出未來版的工具圖鑑,並以文字輔助說明。課程最後以口頭發表銷售會方式,讓台下的參與者擔任投資者,對創業者設計的夢幻未來工具進行出價投資表達鼓勵。
課程目標
- 熟悉藍曬製程的影響因素(紫外線、曝曬時間、藥水效期)
- 選擇研究的對象工具並進行資料彙整與設計發想。
- 就工具的未來設計進行文字條列與口語表達。
教師課後省思
- 問題與對策:
剛好遇上梅雨季節,天氣較不穩定,但仍以實驗精神實作紫外線指數不足時,拉長曝曬時間。 - 可將藍曬液用作繪製的染料並以光線曝曬不同長度時間作為層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