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先介紹安妮新聞報的緣由,包括:認識報紙參與教育的效應、各國目前參與的成效發展概況。以安妮新聞所培養的五種能力,文字力、表達力、思考力、想像力、國際觀。再進行目前發行的期數、各期的主題內容概略說明。
帶領班級11-15期主題瀏覽,以第11期為例,帶領學生用美感構面的角度去一一探索其色彩、質感、比例、構成所給予的感受。後續介紹安妮新聞版面的各區塊的名稱,出版資訊及封面插畫特色…。最後進入正式內容發給每人一份第十一期的安妮新聞報帶領導讀後,給予沉浸式閱讀20分鐘,閱讀後進行分組活動,4-5人一組,共同選定報紙中的主題單元,並發展主題心智圖,可手寫紙本也可用手機共同編輯,以5張簡報為基本,也包含延伸閱讀的部分1到3個,依序將閱讀的內容及心得分享全班。
課程目標
- 提升學生的五種能力,文字力、表達力、思考力、想像力、國際觀。
- 運用安妮新聞所選的主題開展學生視野,關懷國際議題並深入反思。
- 讓學生用運用心智圖方式歸納、分析所閱讀的內容。
- 培養學生將閱讀內容消化吸收,並上台分享流暢表達出來。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已習慣使用手機或數位方式去閱讀,因為平常各個學科也會用數位方式發講義或考卷給學生回家閱讀,學生不論是查資料,或是休閒娛樂,無時無刻均在使用手機,以至於在讀安妮新聞報時,會有很多讀到想要延伸查找的相關資料,手機成為讀報紙的輔助工具,例如:報紙內容有提到的電影「青春養成記」,沒看過但是有興趣的學生,會想去網路查一下這個電影是什麼故事,票房及評價…等。
把手機當作是查找知識的工具,是件好事,但為了避免過度依賴手機,故在課程的安排上要設計規劃使用時機及使用時間,因此在發下報紙的時候,先帶領學生導讀,營造探索閱讀氛圍是很重要的,接著讓同學靜下心來,進入整份報紙沉浸式的個人閱讀,約15-20分鐘,不然,有些學生仍不會主動去閱讀文字內容及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