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安妮新聞報:設計你的校園空間」課程,旨在引導國中學生認識設計如何改善校園環境,並培養他們的設計思考與實作能力。課程設計結合了科技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和自主行動等核心素養,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解決校園空間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期許學生能將設計應用於改善校園環境,提升生活品質,並在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公民意識和社會參與能力,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課程分為四個階段:首先,透過圖片和影片啟發學生對設計的興趣,並引導他們觀察校園環境,發現需要改善的空間。接著,學生將分組討論,參考安妮新聞報的「實務應用」概念,提出具體的改造計畫。第二階段著重設計發想和製作。學生將嘗試跳脫框架,發想設計方案,並透過模型製作或設計圖繪製,將其具體化。第三階段則讓學生發表設計成果,並由老師、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評選,選出最具創意和可行性的方案。最後,課程鼓勵學生將設計作品在校園中展覽。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對資訊與媒體的觀察、分析與判讀能力。
- 提升學生的設計思考與美感創意。
- 認識設計的概念和重要性。
- 培養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如何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
- 激發創意和想像力,學習設計思考的方法。
- 提升動手實作能力,將設計理念具體化。
- 學習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共同完成設計任務。
- 培養公民意識和社會參與能力,將設計應用於改善公共環境。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參與度:觀察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例如是否積極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分享想法、提出問題等。
- 設計作品:評估學生設計作品的創意、美感、資訊傳達的清晰度、內容的正確性與適切性等,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和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將設計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 團隊合作:觀察學生在分組討論過程中的合作與溝通情況,例如是否能有效分工、互相尊重、共同解決問題等。
- 社會連結:結合更多社區資源,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學習設計,並引導學生思考設計的社會價值,例如:如何讓設計更符合環保理念、如何讓設計更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
- 省思:
- 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調整教學內容、活動設計與評量方式。
- 鼓勵學生多元創作,並提供適當的引導與回饋。
- 結合校園活動或時事議題,提升課程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 將設計方案與學校的發展計畫結合,例如:設計學校的吉祥物、設計學校的文創商品等,讓學生感受到設計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