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以第四期的安妮新聞「傳播與溝通」為教材,結合八年級表演藝術課程,使用安妮新聞作
為啟發戲劇創作的媒介和工具,藉由戲劇創作與討論的過程,呈現對安妮新聞內容的理解,接著將劇本轉化為戲劇演出,讓學生呈現對於「紙本閱讀理解的轉化與再詮釋」。第一節先直接閱讀報紙,教師引導、介紹安妮新聞的由來,請學生分享看到的第一印象,並撰寫ORID焦點討論學習單。第二節,延續上節對安妮新聞的討論,分組選擇報紙中感興趣的主題,討論劇本大綱,進行小組工作分配,並上台分享大綱。第三節為編寫劇本,並上台讀劇。第四節,小組撰寫完劇本,排練與上台分享。第五節為排練和正式演出。
課程目標
1. 閱讀安妮新聞內容後,分享個人看法與感興趣的主題。
2. 撰寫安妮新聞ORID學習單,並與後續小組劇本討論進行對應與連結。
3. 小組合作創作劇本,運用課堂時間進行排練。
4. 熟背劇本,排練舞台走位與動作,正式演出。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安妮新聞每期的內容相當精采,雖然給予學生1節課的閱讀時間,但實施下來,發現因學生的先備閱讀理解情況有落差,所以在閱讀當下的討論深度仍稍嫌不足,因此設計ORID焦點討論學習單,讓學生在閱讀時嘗試從不同面向探索安妮新聞,並從報紙中找尋後續表演、視覺藝術課程可發揮的題材。
另外,可能受限於教師給定的文本(安妮新聞第四期),授課的兩個班級(801、802),801班四組的題材中,有二組選擇「私生飯」,較為雷同。802班則有一組選擇「迷宮」,表演起來過於靜態,所以後來覺得應該再給另一期報紙,讓學生可以有多一點選擇空間,找出適宜結合戲劇演出的主題來演出,課程中雖然有建議調整演出方式,但學生未完全意識到演出的效果,調整有限,所以這是之後運用安妮新聞進行戲劇演出時,可再改進的面向。
未來的教學規劃
新聞內容素材具有跨領域性質,未來若繼續進行安妮新聞課程設計,會從本身教學較有觸及的表演、視覺藝術著手,本課程規劃未結合到視覺面向較為可惜,希望將來嘗試從這兩方面著手,規劃可行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