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識讀 | 美感教育

媒體識讀

課程資訊
  • 學校: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
  • 教師:謝依秀、黃意喬
  • 課堂:美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媒體識讀與批判思考能力,透過閱讀文章〈芬蘭如何從小學開始打擊假新聞〉,引導學生認識假新聞的來源、影響及辨識方式。芬蘭被譽為媒體素養教育的先驅,從小學階段便開始培養學生辨識資訊真偽的能力,這篇文章提供學生一個具體的國際案例,作為啟發與學習的基礎。閱讀後,學生將進行網路搜尋,分辨與整理當前的真新聞與假新聞實例,並透過小組分享與討論,增進對資訊可信度的判斷力。最終,學生將撰寫閱讀與探索後的個人心得,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媒體資訊的態度與方法。本課程不僅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資訊整理能力,更強化他們面對網路訊息的自我保護意識,為日後成為具備媒體素養的數位公民打下基礎。

課程目標

  1. 認識假新聞的定義、來源與對社會的影響,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批判思考能力。
  2. 引導學生反思自身在媒體使用上的態度與習慣。
  3. 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媒體識讀能力的數位公民。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課程中,學生能掌握芬蘭媒體素養教育的重點,並嘗試連結台灣現況進行思考。

教學中也遇到一些挑戰,例如部分學生在搜尋真假新聞時,缺乏明確的判斷標準,導致內容判讀不夠深入。未來可提供判讀檢查表,或引導學生使用事實查核網站。另有學生在撰寫心得時表達較弱,建議加入寫作架構或句型提示,並加入同儕互評活動。

整體而言,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媒體識讀與語文表達能力,具有跨領域發展潛力。未來可延伸設計進階課程,結合科技、公民等領域,強化學生的數位公民素養。

黃意喬
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 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