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設計學院:繪出你的妖怪好夥伴 | 美感教育

妖怪設計學院:繪出你的妖怪好夥伴

課程資訊
  • 學校:桃園市立大有國民中學
  • 教師:余采樺
  • 課堂:彈性課程:大而畫之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從日本妖怪史的奇幻世界出發,探索妖怪的多樣面貌與文化意涵。透過引導式的速寫、剪影創作、個人特徵描繪及AI生成技術,學生將逐步建構出專屬的原創妖怪,並賦予其獨特的背景故事與咒語。過程中,我們將活用N次貼七巧板便條磚、盲抽剪影圖卡、妖怪圖卡等多樣媒材,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並結合台灣妖怪文學的閱讀,豐富妖怪設計的文化底蘊。最終,每位學員都將擁有一份獨一無二的妖怪護照,以及風格鮮明的AI生成小妖怪。

課程目標

  1. 了解日本和台灣妖怪文化的發展脈絡與特色。
  2. 學習運用速寫技巧捕捉妖怪的形態特徵。
  3. 訓練觀察力與想像力,創造獨特的妖怪形象。
  4. 體驗不同媒材的創作樂趣,提升藝術表現能力。
  5. 學習運用AI工具,將想像轉化為視覺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反思

  • 省思一:學生的繪畫基礎和想像力差異較大。有些學生可能不擅長繪畫或缺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導致在妖怪速寫和剪影創作階段遇到困難。對策:提供更多元的參考素材,例如不同風格的妖怪圖片、圖像創作技巧教學、引導式發想練習等,幫助學生激發靈感,降低創作門檻。 可以依據學生的程度分組,提供不同程度的引導和協助。
  • 省思二:部分學生可能對台灣妖怪文學不熟悉。這可能會影響他們在相關活動中的參與度和理解程度。
    對策: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台灣妖怪故事的介紹和討論,例如播放影片、分享相關書籍等,加深學生對台灣妖怪文化的認識。 可以結合在地的妖怪傳說或故事,讓學生更有親切感。
  • 省思三:對 AI 工具下指令、撰寫咒語對部分學生來說可能具有挑戰性。AI 繪圖的關鍵並非軟體操作本身,而是如何有效地將想法轉化為文字指令,引導 AI 生成預期的圖像。這需要一定的邏輯思考、語文表達和想像力,對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需要時間和練習才能掌握。
    對策:
    提供指令範例和教學: 提供不同風格、不同妖怪特徵的指令範例,讓學生了解如何使用關鍵字、描述詞彙、風格提示等來引導 AI 創作。 也需要針對咒語撰寫提供更具體的教學,例如如何將妖怪的特性、能力、故事背景等元素融入咒語中,並轉化為 AI 可理解的描述性語言。
    逐步引導和練習: 先從簡單的指令開始練習,例如生成單一元素的妖怪圖像,再逐步增加複雜度,例如結合多個元素、指定顏色、調整風格等。 同樣地,咒語撰寫也需要逐步引導,例如先從單一句的咒語開始,再慢慢發展成更具敘事性和想像力的段落。
    同儕互評和回饋: 讓學生互相分享和評析彼此的指令和咒語,從中學習和改進。 老師也可以提供回饋,指出指令和咒語中可以優化的地方,並提供修改建議。
    視覺化輔助工具: 可以運用心智圖、圖像板等視覺化工具,幫助學生整理想法,並將抽象的咒語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圖像元素和描述詞彙。
    簡化咒語設計: 如果學生在咒語撰寫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難,可以考慮簡化咒語的設計,例如只要求學生提供幾個關鍵字,或使用預設的咒語模板。

未來的教學規劃

  1. 跨領域合作:可以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合作,例如語文、歷史、資訊等,設計更豐富多元的跨領域課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妖怪文化。
  2. 資源整合:可以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例如線上學習平台、數位教材、博物館展覽等,提供學生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建立線上社群平台,讓學生可以持續交流和分享作品。
  3. 課程推廣:可以將課程成果整理成教學資源包,分享給其他學校或教師,推廣妖怪文化教育。 可以舉辦成果展覽或比賽,讓學生有更多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余采樺
桃園市立大有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桃園市立大有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