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藉由生活中的物件觀察、實際參訪和動手實作中,讓學生對設計有產生基本概念,並提升學習動能,學期初用觀察作為第一單元,從簡單的文具切入,培養學生對細節觀察的敏銳度,接著安排實驗性高的實作,藉由反覆測試後完成立體作品。最後運用角色設計,將圖像轉化成有溫度的「故事」,期末編排成一份歷程檔案,本學期的課程將訓練觀察力、思辨力、思考力及創造力。
教學活動配合本校學生的特性,以操作課程為主,在動手嘗試的過程中歸納整理出具體概念,同時以異質分組進行合作學習,透過操作、小組討論再操作的過程加深學習印象,並在過程中培養問題分析解決的能力,課程兼具實作及論述結合數位融入教學,期待學生能更容易將所學應用至未來情境中,並能在歷程檔案裡妥善呈現所學。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設計給不同情境使用的剪刀。(如響板剪刀、左右手剪刀等)
- 不同使用需求的橡皮擦。(無限尖角設計、透明、磁力等)
- 平常使用的貼圖。
- 美感技術
- 運用擴散及聚斂思考練習。
- 草模製作方式
- 資訊視覺化練習。
- 結構練習。
- 角色創造。
- 軟體排版操作。
- 美感概念
- 設計思考。
- 版面規劃與配置。
- 穩定的結構。
- 構造與使用者體驗。
- 造形中的色彩與個性展現。
- 其他美感目標
- 對智慧財產權有初步概念。
- 完成具有美感且簡潔扼要的歷程檔案。
教師課後省思
基本設計課程實施和美術必修很不一樣,學生都是因為對設計或是視覺藝術有興趣者,學習動機和參與度都比較高,在教學上會是很好的起始點,本次課程設計進度原本設計時有一點太緊湊,加上教學時數受到疫苗施打壓縮或改成線上教學,學生在課堂無法完成作業,經常把作業帶回家完成,如果後續實施可以再調整一下教學節奏,把速度放慢一點,應該對提升學習成效有幫助,也能降低學生負擔。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