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拼貼:看得見的記憶與想像 | 美感教育

城市拼貼:看得見的記憶與想像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龍華國民中學
  • 教師:沈信宏
  • 課堂:國文、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活動一】城市拼貼——靈感走讀:讓學生在閱讀《安妮新聞》《夏季特刊》的「探險(exploration)」主題。透過《家在河堤畔》、《愛河傳奇》兩本繪本,帶領學生了解愛河與河堤社區生活周邊場域的歷史與自然環境,並沿愛河岸行走至河堤社區老牌書店「明儀書店」,增進學生對書店產業的認識。前往「河堤圖書館」參觀,了解地區圖書館中的藏書選擇,「愛河學」相關書籍如何製造出專屬圖書館的特色,期許在課程後學生更能喜歡閱讀,並了解家鄉附近可以利用的文化資源。並發放靈感便利貼,沿途紀錄所嗅聞到的愛河與河堤社區、公園氣味,以便後續課堂進行創作。

【活動二】城市拼貼——專家的城市記憶:邀請「鹽埕odor funder氣味製造所」介紹氣味的結構,以及如何調製各種氛圍的氣味,帶學生試聞,理解氣味如何被收藏與再現的創作過程,加深學生的體感與開啟嗅覺的敏銳。請製造所特別調製龍華專屬氣味,以愛河及河堤植物氣味為元素,希望以氣味作為媒材,讓大家認識愛河的另一面向,進而能在愛河河堤間自在的「走嗅」。邀請偏門研究員、地方文史專家陳坤毅講解龍華國中附近自日治時期開始的地景變化。邀請廚師詩人喵球帶領「氣味的詩意」將走讀的靈感便利貼從幾首氣味相關的新詩中,引導學生理解「氣味」在他的高雄相關氣味詩作中如何被寫作運用。並經由寫作的訓練,讓學生嘗試將抽象的氣味,化為實體的文字感觸,並將氣味的記憶寫成新詩。

【活動三】城市拼貼——閱讀城市:結合第十三期《看不見的城市》,由閱讀老師閱讀報紙,探索城市空間在影劇、遊戲、設計、文學、動漫與社區再造上的轉化與創作,觀看相關影片,並完成教師設計的「個人空間記憶」學習單,觀察想像自己的學校建築,並記述城市與生活環境變遷的相關記憶。接著由視覺藝術老師由藝術、設計與美感角度講解城市,分析城市的意象:通道、邊界、區域、節點與地標,這些線性、延伸、核心聚集點與重疊排列如何應用在創作上。這些元素並非單獨的存在,區域由節點組織而成,由邊界畫分,其間有通道穿越,其中散佈著地標。各種元素彼此交疊穿插。並完成視覺藝術老師的水墨畫筆觸練習,一方面練習筆法,一方面也將這些變成之後城市拼接的創作素材。

【活動四】城市拼貼——想像與創作:由閱讀老師帶領閱讀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配合《安妮新聞》中的插圖與其他插畫家的主題創作,賞析其中的奇異想像與抒情性。再接著讓每個同學拿到其中一則小說篇章,由提問進行小說的理解與再創作。問題如下:

  • 如果要替這個城市重新命名,不要那麼翻譯式的,比較能結合意義的中文新名字,你會怎麼取呢?並說明一下命名的原因。
  • 如果這個城市裡有你的家,你畫一下你的家在這座城市裡會是什麼模樣?
  • 如果有一個( )進入了這座城市,他會有什麼遭遇呢?

文字創作之外,視覺藝術老師讓學生繪製城市草圖。題目為:「如果請你完全虛構與規劃一個城市,你會設計出怎樣的城市?請為它命名並形容它,或是可以替它發展出一個故事?(手繪你的構想草圖)」

【活動五】城市拼貼——看得見的記憶與想像:經過走讀、閱讀、記憶與寫作的練習,進入水墨城市拼貼創作,經過視覺藝術與閱讀老師討論過後,以確實的引導語搭配創作草圖,讓學生能更準確創作成果,以兩到三節課的時間完成作品。

課程目標

  1. 城市包含通道、邊界、區域、節點、地標,充滿著各種色彩和造型,也必然寄託著抽象的印象與感受。學生能透過水墨這種筆墨豐富而具有節奏的筆法與墨法,進行印象的渲染、想像的連結與情感的塗抹。
  2. 學生能夠自由的剪黏與拼貼,讓筆墨、形狀、結構、異質媒材,與自我的城市記憶或想像交織重疊,將有形與無形的城市在水墨與拼貼中重現,展現學生對某座具體存在或虛構想像的城市觀察、記憶與感觸。
  3. 配合「在地探索、認同與關懷」的校本課程核心理念,以左營、愛河為範圍,延續走讀實踐與地方文學閱讀與寫作的成果。透過嗅覺課程,引導學生體會高雄生活中特別的氣味,凸顯平日忽視的城市嗅覺印象,並練習透過日常走看採集創作的靈感。
  4. 企圖啟發中學生的地域創作靈感,發展寫作文字形式的成果作品,並由視覺藝術、閱讀教師與專業職人與作家帶領,從校園扎根,嘗試寫高雄創作高雄的在地思維,培植校園文學種子
  5. 藉著關於城市與空間的多文本閱讀,挑選不同類型的文本,連續文本(說明文、故事體的文章)和非連續文本(圖、表)等,共同建構出城市與空間主題的知識;並透過不同文本的資訊和觀點參照,建構對城市與空間主題的多元視野或觀點。
  6. 閱讀經典小說創作《看不見的城市》,理解知識體系的脈絡,開啟小說的完整視野。學生能進行深度的閱讀,掌握閱讀的技巧,培養中學生成為「閱讀投入」的讀者,具有動機、有策咯、有知識,善於與社會互動,並活用知識從文本建立新的理解。

教師課後省思

《安妮新聞》的多樣化主題與精確扎實的內容十分適合進行教學活動的發想與課程的連結,這次成果便結合了彈性課程的在地關懷與地景寫作的主題,更加深到經典閱讀與更難的詩與小說創作,不只能夠激發老師的創意,也能夠訓練學生的觀察與想像力。

這次終於達成與視覺藝術老師的共備與課程協同,經過多次縝密而完整的共備,凝聚更精確的共識與課程進行方式,以及課程的設計概念與創作意圖,讓最後的藝術創作有了更完美的呈現,閱讀老師也能更專注引導閱讀與寫作,各司其職,希望能讓更多老師參與,讓課程過程與成果有更完美的展現。



沈信宏
高雄市立龍華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