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護衛隊 | 美感教育

地球護衛隊

課程資訊
  • 學校:屏東縣屏東市和平國民小學
  • 教師:林育如
  • 課堂:彈性-閱讀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校為屏東縣科普理念學校,近年發展STREAM跨域協作專題課程。在進行校訂彈性課程閱讀教學設計時,我們結合理念課程、SDGs11永續城市與社區、SDGs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SDGs 13氣候行動等議題,帶三、四年級學生進行「地球護衛隊探究專題課程」。

在三年級的專題課程中,我們請學生先略讀安妮新聞第七期各版面,組內分享他們覺得最有趣的篇章;再透過SUPER3探究模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第七期第4版《改變世界,從「小」做起 五名環保學生的故事》,學習如何畫重點、做摘要,最後請學生以圖文呈現文章摘要、閱讀後的想法、想探究的問題,及自己做得到的環保行動。

在四年級的專題課程中,我們先利用安妮新聞第七期第11版《用垃圾蓋學校一次一個塑膠磚》,進行摘要練習;再透過SUPER3探究模式引導學生提出想深入探究的問題(後續的專題探究與資料檢索利用統整歷程學習,將放入下學期課程中繼續完成。)最後請學生將文章摘要、閱讀後的想法、想探究的問題及做得到的環保行動,製作成圖文並茂的八格書。

課程目標

  1. 樂於與人分享閱讀「地球護衛隊」此報紙後的想法,提出想探究的問題。
  2. 透過「+1」思考活動,體認與人合作、討論,可以讓思考面向更多元。
  3. 了解摘要的重要性,習得做摘要的方法。
  4. 用心完成圖文創作或小書創作,並與同學分享反饋。
  5. 從學習歷程中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用具體行動關懷包容團隊成員。

教師課後省思

安妮新聞第7期的主題內容,非常適合用作「環境永續」議題的探討;而新聞報導式的文體簡明扼要且多元,很快就能讓學生聚焦於探究主題。經過111下與112上兩次安妮新聞的教學操作後,學生對於安妮新聞的排版與風格多以熟稔,故教學相對順利流暢。仍因此次申辦期程已接近期末,會變成是未預期的外加課程單元,故上課時間緊迫,學生無法在本學期有充分的時間針對此議題作更多的資料檢索與探究討論,有點可惜。以下提出教學困境、改進策略及未來教學規劃如下:

進策略及未來教學規劃如下:

(一)教學困境與改進策略

教學困境:報紙字型較小,沒有注音,部分用字遣詞對國小中年級學生有些過於艱澀。

改進策略:

  1. 需要深入精讀的文章,單獨放大影印使用。
  2. 請學生圈出生難字詞,自行查字典,再視需要與同學、老師討論。

教學困境:教學期程已近期末,無法充分進行完整的專題探究。

改進策略:

  1. 本學期規劃簡易的書面報告創作
  2. 將學生想探究的問題作為下學期專題探究課程主題,延至下學期施作。

(二)未來教學規劃

  1. 透過閱讀社群共備,加強與導師端及其他領域教師的合作:利用寒暑假或開學初,提供各期安妮新聞供社群老師參考,並針對國語課文或其他領域課程內容,共同討論、選擇合適的新聞內容,進行課程設計共備。
  2. 善用載體或平台,讓成果展現更多元:本次教學時間只有四堂課,但學生的書面圖文創作令我驚豔,將規劃將學生作品放置於學校網站或閱讀粉絲頁供參。
林育如
屏東縣屏東市和平國民小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