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輔導-認識情緒 | 美感教育

團體輔導-認識情緒

課程資訊
  • 學校:台北市內湖區碧湖國民小學
  • 教師:林盈君、王千霈
  • 課堂:團體輔導-認識情緒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情緒教育」為主軸,透過繪本導讀與動畫影片賞析,引導學生認識並理解多元情緒的來源與功能,學習適切的情緒表達與調節方式。課程初期以繪本《情緒大飯店》與《注意!情緒怪獸來襲》作為引起動機,引導學生辨識基本情緒及其外在表現,並思考各種情緒在生活中的作用。接著透過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讓學生進一步分析電影角色的情緒活動,加深對「混合情緒」與「情緒控管」概念的理解。

 

此外,課程結合學習單與心情日記,例如「情緒控制台」與「心理OK繃」等活動,協助學生具體練習情緒覺察與自我調節的策略。整體課程設計以培養學生的情緒識別、表達與調整能力為核心,並強調情緒沒有對錯之分,期望引導學生在面對各種情緒時,能夠學習接納自己、理解他人,進而提升心理韌性與人際互動的品質。

課程目標

  1. 認識各種基本情緒(如快樂、憤怒、難過、驚訝、害怕、厭惡等)及其功能。
  2. 能透過繪本與影片辨識不同角色的情緒表現。
  3. 學習使用合適詞彙表達自身感受。
  4. 發展情緒調節策略(如情緒轉化、自我安撫等)。
  5. 建立正向情緒觀與接納情緒的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一、教學調整方向:

1.學生情緒詞彙量有限,表達不夠細緻:課程初期可加入「情緒詞語引導卡」或「情緒分類牆」,幫助學生累積常用情緒詞彙,提升描述與覺察的精準度。

2.部分學生在情緒分享時表現保留、不易開口:鼓勵以書寫形式(如心情日記)表達,降低口語分享的壓力;教師可示範、營造安心氛圍,逐步建立班級信任感。

 

二、未來教學規劃:

1.搭配桌遊進行教學:未來可延伸引入情緒相關桌遊,如《同感》、《怪獸來了》等,讓學生在互動情境中實際體驗情緒辨識與人際理解,有助於提升學習的趣味性與應用度。

2.高年級銜接《腦筋急轉彎2》:針對高年級學生,可進一步引導進入青春期主題,探討更多關於壓力、焦慮、成長、身分認同等複雜情緒,並結合影片討論與生活經驗連結,深化反思層次。

3.擴展課程深度與彈性:未來可依年級進行課程模組化設計,中年級著重情緒認識與表達,高年級進入情緒管理與人際衝突處理,讓課程更具系統性與發展性。

林盈君
台北市內湖區碧湖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