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特有種神獸 | 美感教育

台灣特有種神獸

課程資訊
  • 學校: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國中部)
  • 教師:廖云榛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從傳統文化中的神獸「龍」切入,搭配安妮新聞第 #5535 特刊為讀本,帶領學生找到最末頁的「台島神獸誌」,翻閱報紙內文找出自己最喜愛的神獸,填入並思考喜愛的原因,接著加入台灣特有種的 5 種生物,藉著圖像對決,讓學生對於特有種的特徵與樣貌有更深入的認識, 再以透明牌卡「台灣生物圖卡」(老師自製),讓學生對於各種生物間的拼湊連結,更直觀且視覺化,選擇並描繪出自己最喜愛的樣貌,畫在明信片上。

完成台灣特有種的造型設計後,以輕黏土塑造出立體造型,並以黑色速乾筆畫出於明信片上設計的圖案。

課程目標

  1. 對於台灣特有種生物能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2. 能組合具有特色的台灣特有種生物化為自己的神獸造型
  3. 能將自己設計的神獸由平面設計轉為立體造型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神獸並不陌生,輔以安妮新聞中精美的神獸插圖,對於台灣的神獸故事與造型又多了一層認識,台灣特有種的部分,因為學生對於台灣特有種的特徵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因此需要透過引導與和同學之間的討論,來分辨其中的差異,也是課程中很有趣的地方!

在組合特有種生物透明片的部分,學生都覺得很有趣味,也產生許多特別的創意和想法,因此在描繪平面設計圖的時候,並能很順利地完成造型設計,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圖案的增加與變化,由於生活中注意到的圖形有限(甚至沒特別注意),因此需要有圖庫來刺激想法。 而在平面轉立體的過程中,對於立體造型的空間感掌握較不足,需要較多基本造型的練習與引導,而在支撐架的部分,因為對於輕黏土和其他支撐材料材質的不熟悉,要多一點時間去了解該如何使用不同的支架來支撐造型(如:牙籤、冰棒棍、鋁線……)。

廖云榛
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 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