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人類初始面對廣袤的世界充滿無盡的未知感,加諸內心經常是無窮的恐懼與擔憂。山林曠野,飛禽走獸,森羅萬象都可能是人類崇敬的來由,包含神靈、鬼魅、妖怪等,總會以不同凡人的姿態出現。本課程活動首先藉由閱讀安妮新聞中妖怪的魔幻世界來認識存在於生活種種現象的關聯性,並進一步深入探討其成因,引導學童從現象中學習同理他人。接之連結國語課文介紹奇幻兒童文學作家陳郁如,從《修練》系列的作品中感受動物精的奇幻視野,在《仙靈》系列的作品中欣賞古典文物的仙氣靈動。再選擇國外的文學作品《怪物來敲門》來細細推敲作者如何將內心的恐懼轉化為精彩的文字描述,了解怪物的出現或許是提醒我們要直面生死與生活難題。最後與作家有約,了解神靈鬼怪如何成為創作靈感的來源。
課程目標
- 認識各地域妖怪、神獸的成因與存在意義。
- 連結國語文領域課程與妖怪、神獸的奇幻世界。
- 比較中外文學作品裡關於怪物描述的異同。
- 善用擷取與檢索資訊、統整與解讀、省思與評鑑的閱讀歷程理解文本。
教師課後省思
- 神靈妖怪的形象多數是由人類想像而來,並賦予特有的傳說故事,若有餘裕延伸至下學期進行,可以指導學童進行神靈妖怪的故事編寫,並為其創作獨一無二的藝術樣貌。
- 將安妮新聞與領域課程相結合能夠拓展視野,深化課內學習,若能跨領域連結更多領域,相信展現的成果會更加多元豐富。
- 神靈妖怪的議題較為抽象,除了與作者面對面了解創作的緣由,若能走訪安妮新聞裡所提及妖魔生成的場域,相關的常民文化意識肯定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