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台灣妖怪故事蘊藏著鄉土記憶,是屬於我們的珍貴寶藏。本課程單元設計以安妮新聞夏季季刊「台灣妖怪的魔幻世界」–為文本,引導學生閱讀妖怪故事本身凝聚的文化魔力,再融入生命、環保、社會、教育等議題,透過想像與創造設計出獨特的當代台灣妖怪世界。
四節課的課程設計,從閱讀報紙文本,當代台灣妖怪故事發想,妖怪造型設計,水墨創作,最後上傳作品到pedlet線上「台灣妖怪藝廊」,進行個人發表與賞析、回顧與建議。
課程目標
- 認識一份美感教育報紙–安妮新聞及其誕生背景和內容。
- 閱讀報紙文本教育。
- 學習美感設計構圖及創作理念書寫。
- 水墨技法創作運用。
- 嘗試發表分享個人作品與賞析他人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 課程設計的初心:鼓勵七年級新生能培養閱讀力,透過美感設計啟發創造力。
- 安妮新聞持支持:引導學生喜愛難得的美感報紙–安妮新聞的多樣性、豐富性和獨特性。
- 利用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學、思考、表達:引導學生透過讀報 (自學);學生思考如何解決及克服面對創作過程所產生的問題(思考);最後發表及分享作品 (表達)
- 平板融入課程有助於學生製作與自學。
- 教師要保持教學彈性:每位學生會因創作內容產生不同的進度,每節課所需面對的問題也琳瑯滿目,因此,教師應保持極大的彈性。過程中,以提問的方式協助學生思考問題、跨越問題,自發的去思考心中想要的創意及構思,契合美感「動手做、動腦想、做中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