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閱讀有助於理解外在世界,能夠有效的擷取知識訊息,轉化成自身的知識,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讀報教育」是在學校或家庭,以報紙做為教材的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利用負擔較輕的報紙,來鼓勵學生們體驗「閱讀」,讓學生們慢慢體會閱讀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活動。
此次的課程使用第十三期中的小主題「當人人手上都有Google Maps,我們為何還需要紙本地圖」。首先,讓學生利用平板使用Google maps來搜尋自己的住家附近環境,同時也請學生規劃路線,從住家到學校的途中會出現哪些景色,並將路線繪製成「十里相會我的家」。
課程目標
- 學生有基本的資訊能力,能夠使用平板、Google maps軟體,完成課堂作業。
- 學生能夠利用觀察力,認真觀察每天上學、放學路途上的風景。
- 學生能夠繪製從住家到學校的地圖,或者是住家周圍的環境地圖。
教師課後省思
很開心這學期能夠申請到「安妮新聞」,利用短短的社團課,帶領學生閱讀安妮新聞,並進行活動,讓學生愛上閱讀,進而有所收穫與產出。此次的課程帶領學生閱讀第十三期《看不見得城市》中的小主題「如果人人手上都有Google Maps,我們為何還需要紙本地圖?」,同時使用平板融入資訊教育,教導學生如何使用Google Maps。
現代人過度依賴科技,許多東西的電子化,將會讓人們失去享受紙本溫度所帶來的溫暖,因此這次的課程希望能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電子與紙本的差異。有些Google Maps所沒有呈現出來的商家或是小攤販,是學生們自己上、下學路途中所發現的,他們將發現的景物繪入自己的地圖中,完成「十里相會我的家」,讓學生們更加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