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課程由三位教師於不同課堂執行,詳細請閱成果報告。
安妮報紙第13期主題為城市與地圖,剛好四下自然課程有昆蟲及聲音單元,因此以報紙page04「螞蟻神秘的地下城」為起始點,引起孩子對城市探索的動機,輔以報紙page08「美術布景」—音樂及page10「地圖會說謊」,讓孩子思考除了用Google Maps認識城市外,我們是否也可以用聲音來認識或表現一座城市?
衛武營是南台灣第一座國際級表演藝術場館,從早期到現今的改變,正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一個城市景點的蛻變。此次課程藉由到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戶外教育的機會,讓孩子先用雙腳踏查衛武營的公共空間,並觀看、紀錄館方的官方地圖,接著引導他們他們回校創作大幅地圖—用生活環保素材的手繪美術「場景」地圖及用音樂元素結合科技媒材進行簡易編曲的「聲景」地圖,以他們獨一無二的方式來介紹衛武營。
生活周遭充滿著各式景物、聲響,看似平淡無奇、隨時都在,但若能透過適切的引導,讓孩子們試著靜心聆聽,就會發現滿是精采。本課程嘗試以跨領域方式,透過孩子們的視角與觀察,讓他們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學習美感。
課程目標
- 運用安妮新聞的讀報,引導欣賞文學與藝術的能力,進而培養小組創作的興趣。
- 能夠透過感官察覺生活環境中的一景一物,並運用多元的方式來表達感受。
- 經由藝術場館踏查與場域聲音採集,結合科技媒材後製,創作衛武營聲景地圖,將生活創意化,進而對家鄉的藝文場所有更深的認識。
- 透過不同的形式的創作,展現自己的想法,由觀察、探索,嘗試體驗創作的歷程,並與人分享表達自身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類型的報紙,都覺得很新奇、很美麗,也很有興趣,不過進行讀報時,也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有些掌握不注重點,下次進行讀報前可設計搭配報紙內容的學習單,讓閱讀更深入。
- 課程堂數規劃可再增加,不僅在製作聲景地圖時,時間會更充裕,進而可以與其他班級分享創作成果。
- 可再規劃其他視覺有關課程,例如:如何取景與拍攝技術練習,讓整體活動更多元。
- 此次結合自然、音樂、美術三領域進行跨域教學,對學生來說是個新鮮的上課體驗,學生們都很喜歡這種上課方式,每次上課都興致高昂、反應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