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第一堂 認識生態音樂人
帶領學生閱讀介紹吳金黛文章,瞭解大自然的聲音有哪些類型並引導孩子認識自然生物的特殊音色。在課堂中播放不同動物以及自然現象的聲響讓孩子練習聆聽技巧與專注度,最後省思某些珍貴的保育類動物面臨生存危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環保並愛護地球。
第二堂 用聲音舞動身體
引導學生如何用自己的聲音做出不同的變化,模仿選定的四種動物玩擬聲及肢體動作,熟悉完整流程後,分成小組活動戴上指定動物面具完成動物擬聲及音樂舞蹈節奏表演。
課程目標
*學生能瞭解特刊閱讀文章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生能運用音樂及肢體動作完成指定表演。
*學生能學會用心聆聽並欣賞不同的表演方式。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自然聲音的敏銳度與保育意識,從課堂互動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分辨動物聲音與自然現象聲響的差異,並能正確描述聲音的高低與強弱。學生也對吳金黛的故事表現出濃厚興趣,樂於分享自己曾在生活中聽過的自然聲音。
學生不僅學會用耳朵觀察世界,也能透過表演表達對自然的理解。未來希望能結合更多自然素材,例如戶外錄音或與不同領域老師合作,提升教學的延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