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閱讀報紙.剪報.創作四格漫畫」為主題,設計給國小二年級學生,結合閱讀理解、重點擷取與創意表達三大核心能力。
學生首先透過翻閱報紙,並從中挑選一則有興趣的文章或故事,學習辨識文章內容的基本要素,如人物、地點、事件與時間,進而進行剪報與簡要摘要。在教師引導下,孩子試著將故事內容轉化為四格漫畫,運用圖像與文字表達事件的重點與趣味。漫畫創作過程中,學生可自由發揮創意,加入角色對話或情境延伸,使原本的故事故事更貼近兒童視角。最後透過作品分享與展示,不僅提升語文與表達能力,也鼓勵孩子欣賞與回饋同儕創作。
整體課程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從「讀故事」到「玩創作」,讓閱讀變得有趣、學習更有動力。
課程目標
- 認識報紙的基本結構與內容。
-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
- 引導學生以創意方式轉化故事內容。
- 透過四格漫畫,培養表達力與創作力。
教師課後省思
雖然已經執行晨讀報紙一段時間,但國語日報週刊的字體較大且有注音,較符合低年級的程度;安妮新聞形式字體較小,篇幅很長且沒有注音,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著實有相當大的挑戰性。
然而,在本次「閱讀報紙.剪報.創作四格漫畫」的課程中,學生展現出高度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多數學生對報紙感到新奇,能主動翻閱並挑選感興趣的文章。透過剪報與摘要的練習,部分學生能掌握文章中的人物與事件,但也有學生在寫出完整句子與整理重點上仍需引導與協助。四格漫畫的創作環節最受學生喜愛,許多孩子發揮創意,加入幽默的對話與生動的畫面,轉化為童趣十足的作品。從分享活動中觀察到學生能清楚表達漫畫內容,也樂於傾聽同儕的想法,增進了口語表達與社交互動能力。
反思課程設計,若能提前提供範例漫畫或分組協作,將有助於學習成效的提升。整體而言,此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創作能力,也讓他們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