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科技、刻板印象與歧視 | 美感教育

仿生科技、刻板印象與歧視

課程資訊
  • 學校:苗栗縣立照南國民中學
  • 教師:余彩玲
  • 課堂:圖書推動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仿生科技—閱讀安妮新聞

  1. 引起動機:
    介紹達文西的撲翼機與 1990 年開始設計 Strandbeest 仿生獸的荷蘭藝術家 Theo Jansen,Theo Jansen 利用塑膠管,寶特瓶和木頭等材料,透過物理計算,借由力學原理和風力推動,製造了可以自行行走的仿生獸。這些仿生物有著自己的「生理系統」、 「肌肉組成」 甚至「神經細胞」 ,同時 Theo Jansen 還在不斷研究進化使這些仿生物能夠透過自身的智慧運行,比如懂得自行躲避障礙物和如何在海灘上生存。
  2. 發展活動:
    老師先舉例生活中的仿生設計成品(魯班的鋸子、傘),再讓學生分組討論舉出生活中常用的仿生用品(蛙鞋、吸盤、船槳、水上機器水澠、甲蟲殼露水收集水瓶、食肉七鰓鰻病灶攝影、娃娃機抓夾、象鼻機器手臂⋯⋯)
  3. 高階仿生科技:
  • 2022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Samara square
  • 台科大建築所學生陳建勳設計出「光合作用保護殼」,獲得紐約藝術指導協會的金獎殊榮,這項設計可以在紫外線過高時,自動開展出遮蔽的仿生建築裝置,甚至吸收紫外線的輻射轉化能量,做為夜間照明之用。

刻板印象與歧視

  1. 閱讀安妮新聞
  2. 人與人之間為何需要尊重?
  3. 播放盲人建築師、葉永鋕、吳季剛與唐鳳的故事和學生開放討論何謂平等,如何與自己不同的人相處才是尊重?

課程目標

仿生科技—閱讀安妮新聞

  1. 善用科技以增進學習的素養,並察覺、思辨人與科技、自然的互動共生
  2. 關係。觸發學生對美感的感知能力與累積美感的基本知能,能培養主動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能力。

刻板印象與歧視

  1. 觸發學生對美感的感知能力與累積美感基本知能
  2. 能夠初步理解事情情境的全貌,並嘗試做獨立思考與分析的基礎知能,開啟對生命關懷議題的認知 。
  3. 具備敏銳觀察和接納多元文化的涵養,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並尊重與欣賞差異。

教師課後省思

國二學生上學期生活科技課程稍微提到仿生獸,二年級下學期八年級再深入介紹仿生獸的緣起與進化,學生接受度高;但現在學生對於發明和具前瞻性的仿生科技沒有連結能力。

對策:後面上課班級增加介紹仿生設計的多面向,建築和面膜都能使用仿生科技。

余彩玲
苗栗縣立照南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