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眼,察性別日常 | 美感教育

以我之眼,察性別日常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南市七股區大文國民小學
  • 教師:洪培玲
  • 課堂:社會、藝術與人文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此次運用《安妮新聞》計畫來進行跨領域學習,除了美感經驗、閱讀策略及議題融入教學之外,也帶入新課綱之核心素養,在學習活動設計上能與生活情境有緊密連結與互動的關係。

社會領域部分:首先運用《安妮新聞》第七期【用垃圾蓋學校-一次一個塑膠磚】,進行了自由閱覽、發表感想、長文閱讀、以關鍵字統整概念等課程,主要是此篇文章同時符合「社會變遷」單元中的社會轉型、性別新關係,以及「福爾摩沙我的家」單元中的環境行動。考慮到學生初始經驗、語文程度及文章篇幅較長,因此實際教學時是將文章放大影印成兩篇,分兩節操作。

再來是以《安妮新聞》第九期【廣告糾察隊】延續以關鍵字統整文章概念和媒體識讀部分,尤其是家庭角色及職業選擇等,進行生活檢視和自我覺察性別刻板印象等課程。

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生已參與過蕭壠文化園區「2021藝術紮根-生活影音部落格」線上課程,接觸過拍攝影片所需分鏡圖、取景等概念。此次以《安妮新聞》【廣告糾察隊】中提及的四部廣告為媒材,讓學生以性別平等觀點,練習重製廣告分鏡圖,並發表創作理念。

課程目標

  1. 經由《安妮新聞》感受美感閱讀經驗。
  2. 藉由讀報去了解國內外社會變遷對家庭與女性的影響。
  3. 探究《安妮新聞》之主題文章,覺察日常生活中隱含的刻板印象,並瞭解家庭分工與職業選擇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4.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嘗試完成融入性別議題之有規畫及自我想法的創作。

教師課後省思

初接觸《安妮新聞》時,考慮到美感經驗、偏遠小校學生語文程度以及搭配社會領域教學,原始構想是搭配第七期多篇文章設計「圖像」、「環境教育」、「解決問題」、「實地行動」等,但因計畫時程問題,課程主軸改為「閱讀理解」、「性別議題」、「媒體識讀」。【用垃圾蓋學校-一次一個塑膠磚】文章中提到清潔環境、改善教育狀況和「奮鬥女性協會」等面向,是非常豐富的素材,但對國小學生而言太難了。實際教學時除了將報導分成兩部分放大影印,並由教師進行段落朗讀及重讀部分關鍵字,接著才讓學生一小段一小段去找關鍵字。

學生一拿到《安妮新聞》,很專注地去翻閱各個版面,一方面是家庭沒有訂閱刊物的習慣,另一方面與其他報章的閱讀經驗不同,最後當然還是圖像比較吸引孩子的注意。重頭戲是第九期【廣告糾察隊】,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這幾個廣告比較陌生,原因可能是沒注意到、較舊的廣告、廣告出現的媒體不同(孩子們只玩手機)等,但報導中對廣告內容的敘述、分析以及插圖恰好補足想像,加上每個段落文字篇幅較短,大體而言不構成解讀障礙及概念的學習,也有可能在前一篇教學活動中已有舊經驗。此部分教學上更需要花時間的是「如何帶著性別意識的眼去覺察日常」,畢竟人們對很多事物都是習以為常,而站在教師立場,只希望學生多接觸多省思,而非直接告知。實際操作上覺得如果再多規劃一節課,教學效果會更好。當然除了文章,還是有孩子敏銳的覺察到編者在編排及顏色上的用心,也讀到了性別刻板印象、性騷擾及性別多元化的相關文章,只不過相較於學校宣導,傳達更多的是選擇的自由,

視覺藝術課程則試圖在媒體識讀及創作時間上平衡分配,目的是對《安妮新聞》這幾節教學做個統整。而後發現對學生線上教學效果太過樂觀,加上有轉學生,所以又挪了一些時間複習分鏡圖、取景等概念,導致縮短了作品創作時間,更沒辦法讓作品發表及討論,非常可惜。從學生作品中觀察到的現象,比如受限於個人能力,無法呈現流暢的分鏡圖(不會畫);即使對廣告中性別刻板印象有感,無法藉由廣告作部分翻轉(想不出來)等等,但此部分可透過教學及延長創作時間改善。出乎意料的某些學生作品投射出原生家庭的狀態以及對特定家庭角色的情意投射,表面上不符此節課程,但以議題融入的角度而言,若有時間可以搭配《安妮新聞》相關文章來價值澄清,整體教學會更完整。

日後再進行《安妮新聞》相關素材教學時,應該還是會採跨領域學習的方式,但讀報及閱讀理解部分會尋求導師利用閱讀課或綜合課來進行,讓社會領與及視覺藝術部分的教學更聚焦。

洪培玲
臺南市大文國民小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