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心理學家霍爾(stanley G.Hall)將青少年期稱為「情緒風暴期」,而五年級的學生處於「前青春期」,教師希望透過優質的情緒課程素材,引導學生看見情緒的不同面向,進而了解自己、尊重他人。
安妮新聞屬於美感與設計課程,在視覺表達方面亦令人印象深刻;VOL.10的主題是「情緒」,由此發散出各個領域的相關圖文,如健康、心理學、藝術與人文……,十分多元。無疑是教師理想中的情緒課程教材。
教師將此次課程聚焦於心理學,配合綜合活動課程,引導學生認識情緒、觀察情緒,進而探索情緒的表達、情緒的複雜性,以及適當的抒發方式。透過任務學習單,引導學生從實作中將「情緒探索地圖」的步驟應用於實際生活,並從個人體驗出發,創作情緒圖卡。
最後,平板的運用在於有助學生互相觀摩作品,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教師希望透過此次課程,令學生在正規課程外,窺見「情緒」的一番風景。
課程目標
- 能觀察並表達安妮新聞的版面編排與主題內容的特色。
- 透過「情緒探索地圖」,認識探索情緒的各項步驟及要點。
- 能將「情緒探索地圖」的步驟應用於實際生活,並以文字表達。
- 能觀察情緒圖卡的特色,發表個人感受,並從個人體驗出發,創作情緒圖卡。
教師課後省思
- 本班是美術班,學生對於安妮新聞這份以「美感與設計課程」為主軸的出版品,一開始就充滿好感,尤其是第6.7頁看圖說情緒的情緒圖卡。
- 學生處於「前青春期」,本期安妮新聞的主題是「情緒」,透過不同面向的圖文,有助於學生對自我情緒的了解,並學習自處、與他人共處。
- 安妮新聞內容豐富,相對之下字體較小,尤其是長篇文章的密密麻麻,對於視力不佳,或是本身缺少閱讀習慣的學生而言,會產生閱讀不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