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探險家:圖畫中的情緒寶藏」 | 美感教育

「情緒探險家:圖畫中的情緒寶藏」

課程資訊
  • 學校:可能 非學校實驗教育團體
  • 教師:鄭文晴
  • 課堂:視覺藝術 心理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透過遊戲插畫圖卡進行豐富的圖像故事探索活動⁠

在觀察環節中,學生們練習仔細觀察了圖像的顏色、形狀和物件特徵,並進行情緒感受的延伸討論⁠。

在創意圖像創作時段,我們設計了物品連結情緒的活動,讓學生觀察咖啡杯等物件,思考它們帶來的情緒感受,最後運用媒材擺件的方式來進行實作的活動,也透過實作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內在的情緒感受。

課程目標

第一堂課:圖像觀察與故事探索

透過精選圖像卡片,帶領學生進行:

細膩觀察:探索圖像的色彩、構圖與元素特色

  • 情感探討:分析圖像所傳達的情緒氛圍
  • 故事建構:連結不同圖像創造獨特敘事

第二堂課:情緒探索與創意實作

  • 以視覺語言探索內在情緒世界

引導學生進行以下創意活動:

創意實作一:情緒物件連結

以咖啡杯為例,引導思考:

  • 溫暖咖啡所喚起的情緒記憶
  • 視覺細節如何影響情緒感受
  • 運用視覺擺件創作情緒物件
  • 完成個人情緒視覺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未來的規劃:延伸

「如果情緒有顏色、圖像、表情,那會是什麼模樣?」

繪本故事:看不到的小東西(繪本故事)

這是一本關於理解和表達情緒的繪本,主角發現了一個看不見的小東西,這個小東西代表著我們內心的各種情緒。故事教導我們:

  •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情緒小東西
  • 情緒不是好或壞,而是需要被理解和接納的感受
  • 透過觀察和表達,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情緒

討論重點:

  • 你的情緒小東西是什麼樣子?
  • 當你感到開心/難過時,小東西會有什麼變化?
  • 如何和自己的情緒小東西做朋友?

建立情緒詞彙擴展:介紹並學習更多細緻的情緒感受詞彙

透過「情緒禪繞畫」,讓孩子們用創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 選擇顏色:讓孩子為不同的情緒挑選代表顏色(塗在空白感受卡上)
  • 如果情緒感受是小東西,你自己的小東西長什麼樣子呢?
鄭文晴
可能 非學校實驗教育團體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南投縣中寮鄉永康國民小學-自拍拼圖

高雄市立文府國民小學-質感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