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市 AI 繪圖 | 美感教育

理想城市 AI 繪圖

課程資訊
  • 學校: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 教師:徐韻琴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透過閱讀妮新聞 13 期的《以城市空間觀察作為起點》及動畫《別對映像研出手》第九話,啟發「路上觀察學」的概念及台中城市物件聯想;由《看不見的城市—講述 歷史、留存記憶、記錄改變之城》一篇中,找出具吸引力之描述城市印象的語句;由《化虛 擬為現實,一步步打造自己的理想城市》,實際走讀台中舊城區與綠川,拍照記錄臺中的城市特色景象;運用平板掃永續城市相關文章之 QR Code,整理自己的理想城市模樣、永續城市的做法、可改善臺中的現實部分,而後將精簡過的文字翻譯為英文,透過 Leonardo.AI 將理想城市的語句轉化為 AI 繪圖。

課程目標

  1. 能透過閱讀安妮新聞,理解城市的路上觀察學與城市印象。
  2. 能在走讀過程中,拍照記錄台中的城市特色景象。
  3. 能由永續城市之文章整理出自己的理想城市模樣。
  4. 能運用 Leonardo.AI 的以文生圖功能,將理想城市的語句轉化為 AI 繪圖。

教師課後省思

  1. 城市觀察及聯想:
    學生在觀賞動畫《別對映像研出手》片段後,對映像研的城市大型機具的聯想很有興趣,轉化為從臺中場景來思考時,便能產出相關街區物件的想像:「上學途中經過的地下道,稍稍突起,好似升湧而出的岩漿 」、「歌劇院像被啃食的起司 」、「馬路上的坑洞像是月球表面不平整 」、「 樹像在台中黑道高壓統治下,人民尋求保護的傘」、「中投公路高低起伏,如蛟龍行走的姿態 」。 

    閱讀安妮新聞的《看不見的城市》後,透過提問思考城市吸引人的元素有哪些?促使學生發現:「 齊拉—整個城市的空間高低錯雜,迂迴的樓梯給人一種堅不可攻的感覺 」、 「 彎彎曲曲的拱廊以及超級多的台階是齊拉高壘環峙之城,甚至路燈上還掛著死掉的政治人物」、「佐拉—九條水柱的噴泉,天文學家的玻璃塔」、「佐拉就像是蜂巢一樣,一格一格 地收納著我們對它的記憶」、「模里利亞有城市和農村的結合,又有復古風和人情味」、「城市規劃方正整齊,有三面山環繞,有一種獨立於世的感覺」。 

    綜合這些城市印象的語句,主要是為後續的 AI 繪圖預作準備,將文學作品中的城市元 素與現實環境的特色物件聯想進行整合,形塑出理想城市的外觀面貌。 

  2. 城市走讀
    這次的城市走讀是以邊走邊介紹台中綠川的部分城市特色歷史,但若能事前先自主搜尋相關資料,應能建立更完備的概念 。 
  3. 永續城市資料匯整
    永續城市的相關文章豐富而多樣化,想給學生的太多,但也容易貪多嚼不爛,因此日後預計 將重點文章整理為填空的講義形式,讓學生有所依循外,也可鼓勵部分添加各自有興趣的材料或主題資料,作為自主學習的練習 。 
  4. AI 繪圖
    因課程多半安排於會考後的時間,遇上學校活動便會縮減課程時數,故只能操作以文生圖的功能,無法將走讀拍攝臺中舊城區與綠川的城市特色景象以圖生圖於作品中,使畫面更具真實景象的融合既視感,期許自己日後的課程,除了添加可運用建築師的風格訓練 AI 繪圖的模型外,尚可以 canva 功能延伸畫面,設計出更具想像與臺中特色的街道地圖 。
徐韻琴
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