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熱門閱讀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標籤 關鍵字 #安妮新聞

你看見了什麼
攝影教育是媒體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本課程希望藉由閱讀安妮新聞10 May 2020 – PHOTOGRAPHY 你看見了什麼?專欄,引導學生透過照片觀察、小組討論、腦力激盪等方式,激發學生思辨攝影圖像背後欲傳達的故事,以建構對於媒體影像的辨識與敏銳度。並且連結國小五年級藝文康軒版本的攝影單元,先回顧九種經典的拍攝構圖技巧後,個別分析專欄6張攝影作品的構成要素與形式原理,以培養學生對於影像的美感與觀察力。
《師法自然:小小飛機設計師》
課程首先透過閱讀引導,讓學生了解安妮新聞中提到飛機飛行時的升力來源來自氣流,並請孩子觀察老鷹的照片來發現其發行時翅膀末端飛行羽的樣貌。接著透過製作特別的紙飛機,以及射紙飛機的過程,讓孩子從中學習仿生設計的概念,並親自觀察紙飛機飛行時機翼的變化,以及風向、氣流對紙飛機飛行時的影響。希望能從日常紙飛機小遊戲中,讓孩子學習科學的原理,並且練習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讓日常變得更有趣。希望孩子透過本次課程除了學習到仿生設計的奇妙之處,更希望能藉此培養孩子們尊敬大自然萬物的心。
藝術生活
本課程挑選出不同期別《安妮新聞》內容,對應到不同的項目的SDGs目標,讓學生主動閱讀與思考問題,並找出與SDGs指標相關的文本進行摘要與分享。用「設計思考」雙菱形步驟,從《安妮新聞》摘要中的SDGs議題進行提問,並自己上網尋求解答,在小組中分享、聆聽與回饋,小組分工合作,將SDGs議題透過藝術行動落實在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