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熱門閱讀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標籤 關鍵字 #安妮新聞

美術
啟發學生對近年環保意識的提升及環保意識行動,並進行分組討論、完成導讀學習單。
鳥的壁咚
本課程藉由窗殺知識的介紹,及遇到受傷鳥類該如何處置後,讓學生繪製窗殺防治設計圖後,各班線上票選出圖案後,利用擦擦筆合力在玻璃窗上繪製,避免鳥類壁咚的憾事發生。
我是一隻OOO的OOO
本課程透過安妮新聞第九期的動物相關議題的介紹,引導學生分組製作小海報,來和同學們分享更多人類之外的動物議題。小組報告後,每個學生要選擇一種動物當作主題,並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思考它的感受或困境,為這動物發聲。完成創作後,再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
情緒百色選
利用安妮新聞中情緒色彩的篇幅,引導學生挑選一張「有感覺」的彩色圖片,並從中建立與「情緒字彙」的連結,再去聯想這樣的圖片與感覺是否跟個人經驗中的事件有關,接著去表達圖片引起的感覺跟色彩的關係,最後再利用色彩的轉移,製作不同版本的彩色圖卡,述說新的故事。
書情話意
引用vol.9通用設計這篇報導,請學生分享所看見的內容,並舉例生活中的通用設計,再進一步請學生思考有哪些人或族群會有特別的需求,透過集思廣益蒐集大家的想法,透過分類和分析來思考特殊需求該如何進行分類,從分類中發現需求的不同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