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熱門閱讀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標籤 關鍵字 #安妮新聞

好報給你知
利用早修時間一起閱讀報紙,使用「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MSSR)法,持續不間斷閱讀,提供安靜閱讀的環境,此模式有助於培養閱讀習慣。
哇!我被縮小了
自 109 年開始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造成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重大的威脅。透過安妮新聞閱讀討論,發現病毒、細菌如何影響人類生活,透過發想假設:如果有一天我們被縮小了,可以利用縮小後的科技來消滅病毒細菌,那有多好啊!
情緒探索地圖
繼上學期生活課程第四單元「動物好朋友」之「我愛動物」的單元,讓孩子觀察小狗或自家寵物肢體語言的基礎上,讓孩子認識情緒的種類及察覺自身情緒與行為的關連與表現。
事實 VS 觀點
媒體識讀教育對這群處在資訊爆炸時代的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結合安妮新聞的內容,了解如何辨別假新聞與打擊假新聞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學會釐清事實與觀點兩者的不同,在學習判斷事實真假的同時,更懂得尊重每個人擁有不同觀點的自由。
音樂的演進
課程像是一個音樂時光機,帶領學生穿越道 1980 年代聽音樂,再慢慢回到現代,搭配安妮新聞內容,用不同角度來看音樂歷史,具備聲、影的感受。
喵汪星球大作戰
學習閱讀安妮新聞,認識報紙版面,學習報紙排版美編內容。透過安妮新聞動物章節與紀錄片《十二夜》,探討貓狗動物,動物生命、流浪動物等動物相關議題,與孩子一同學習珍愛生命、飼養寵物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