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熱門閱讀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標籤 關鍵字 #安妮新聞

夢想
本課程以「夢想」為主題,專為國小六年級學生設計,透過啟發性的活動與互動,幫助孩子們探索自我、設定方向,並建立追求夢想的積極態度。
我的關鍵字清單
透過夏季特刊中的『字詞鍵接遊戲』和『夏日清單』,改編成『頭前關鍵字』以及『頭前清單』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暫時停下衝刺會考的節奏,反思回顧自己在學校兩年半的校園生活有哪些關鍵字,以及觀察到校園有哪些經典的聲音、畫面,最後以圖像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校園圖像。
走~走~情緒小怪獸
延伸國語與輔導課程:藉由情緒卡學習情緒的項目、向度和強弱;藉由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認識情緒、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樣態,讓孩子面對情緒做真實的自己;用「紅綠燈」理解情緒變化。
多元閱讀
透過多文本閱讀,讓學生建構概念,知道流浪狗的原因、困境、以及政府處理流浪狗的方式,從撲殺到TNVR的改變,進而反思飼養貓狗之前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自已可以努力的方向。
書之森友會
透過padlet導讀,先從心理小劇場探討自己的性格,藉由自己的個性找出跟自己性格一樣的朋友,並試著去解決現在生活中學生面臨的問題。
聽見你我他
本次課程配合安妮新聞報紙「聆聽」特刊,融入二年級健康與體育領域2上(翰林版)第2單元:1.我真的很不錯 2.我是感官的好主人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