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學校的學區內多老舊公寓和部分二、三層樓的房子,破舊的外觀加上五花八門的鐵窗與鐵皮屋加蓋,除了生活機能以外,稱不上美麗的外觀。這幾年附近陸續有一些新建案,嶄新的設計與新穎的外觀讓人多了一些嚮往。去年學校對面的消防局拆除改建,建築主體雖然方正簡單,但透過建築師巧妙的設計,讓外觀看起來比較活潑有變化。視覺藝術課七年級多會談到「美的形式原則」與「美感構面」,運用造形的基本元素以美的原則產生抽象構成的美感,不過學生在此階段還不太容易深刻體會到幾何抽象的美。因此透過現代建築的設計,將點線面的造形依附在建築物具體的想像,先在卡紙上設計出房子四面的立面圖,再透過鏤空門窗與摺疊牆角,讓平面設計變成立體模型。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觀察居家附近與上學途中看到的建築外觀。

2.比較新舊建築之間的差異。

  • 美感技術:

1.三角板運用與垂直線畫法。

2.利用鏤空與摺疊創造立體穿透的空間感。

  • 美感概念:

1. 美的形式原則與美感構面。

2. 運用造形的基本元素以美的原則產生抽
象構成的美感。

  •  其他美感目標:

1.配合《翰林版藝術1上課本》視覺藝術第1課 ─美的異想世界。

教師課後省思

1. 透過實際測量與比例縮小,賦予矩形色塊代表門與窗的意義,讓色塊構成轉變成建築外觀的設計,在平面設計完成後透過簡單的折疊變成立體建築造型,藉由鏤空增加空間的穿透性。
2. 建築模型縮小比例實驗了 1:40 與 1:60 二種,1:40 的紙張太長,製作時相鄰同學容易互相干擾。1:60 完成作品有點太小,若要和「111-2 早餐店設計」作品搭配,則早餐店的作品會太小,製作難度也比較高。二者執行結果未來會設定 1:50 最為恰當。同時市售模型小人、家具 1:50也是比較常見的比例,搭配布置起來可以增加作品的擬真與趣味感。
3. 房子面寬設定由 440cm 改為 450cm,作品大小差異不大,但縮小尺寸計算與繪圖更容易。
4. 這次在不同班級試了灰銅卡紙和西卡紙二種材料。灰銅卡的優點:1.紙張較厚,製作出來的成品比較硬挺。2.紙張有正反二色,白色可模擬白牆、灰色可以象徵清水模水泥牆的感覺。缺點是:裁切窗戶時比較費力,許多學生會覺得比較難切割。西卡紙的優點:紙張調薄,切割和摺疊比較容易。缺點是:即使選用了較厚磅的西卡紙,作品感覺仍有點兒不夠硬挺。
5. 未來可以結合 led 燈增加情境,也可以成為燈飾。若選用灰銅卡牆面較不透光,選用西卡紙牆面會透出微亮的感覺。二種材料各有其特色,可因應作品想呈現的效果,選擇適合的材質。
6. 第 6 堂裁切深色矩形黏貼窗戶,原本使用紙膠帶固定,後來找到「可再貼雙面膠帶」,可以輕易撕貼靈活地隨時調整位置,又不影響矩形方塊的外觀,是很適合這個活動的材料。